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邵永久  刘立成 《中国沙漠》2000,20(Z1):95-97
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又名草麻黄,为小灌木,常呈草本状,属麻黄科、麻黄属。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是提炼麻黄素的主要原料。它以其发达的根系、较强的抗寒、耐干旱和根蘖能力生长于荒沙坨沼地带,常呈单优群落或麻黄-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群落,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均有分布。沙地麻黄人工栽培是沙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开发的重要有效途径,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必须按技术规程要求栽植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邵永久  刘立成  于景树 《中国沙漠》1999,19(Z1):127-131
在深入研究麻黄野生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对在半干旱沙地开展麻黄人工栽培过程中的苗木繁育、栽培管理等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1%浓度的尿素溶液和糖液分别可使麻黄种子发芽率提高10%和26.3%,浓度≥3%时对种子发芽不利;②苗木栽植前应用水或50mg·kg-1生根粉液浸根,浸根后可提高苗木成活率8%~10%;③栽植麻黄最好选择平坦沙壤地,以利麻黄的高产稳产,流动半流动沙地也可种植,但种植前应进行地面防沙处理;④栽植后应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要适量追施化肥,用量为尿素11.25g·m-2加二铵11.25g·m-2;⑤麻黄人工栽植可提高其有效成份麻黄碱含量,改善其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