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原苏联的极地工作人员为发现和开拓北方航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对这条航道的主要障碍——海冰的分布情况还没有充分掌握,因此,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那里的气候特点、海流方向和北极中央区海冰的运动规律。为此,原苏联政府决定在北冰洋最北面的海区的冰面上建立一个气象站。为了能够顺利地把探险所用物资运往北冰洋,他们在鲁道夫岛——法兰士约瑟夫  相似文献   
2.
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曾写道:“受雄心勃勃的理想所驱使,我决心穿过北极地区,从一个大陆飞到另一个大陆……我对北极点本身并不感兴趣,因为皮尔里1909年的辉煌成就,使北极点对后来所有探险家都失去了价值。”阿蒙森乘坐飞行器,两次试图穿过北极地区:第一次在1922年,他从阿拉斯加的韦思特刚起飞就坠落到地上;第二次在1925年,与美国百万富  相似文献   
3.
在富兰克林出发前,他似乎比他妻子更为担忧,他写信给一些朋友;要求他们在他探险期间照顾和安慰他夫人。尽管他已经59岁了,他和夫人都为他执行这一使命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不管他热情有多高,在他出发前的最后几天感到有点体力不支。珍妮(富兰克林夫人)为他丈夫赶做了一面旗子,以便带到北极去——这是许多探险家沿用的习惯。再有几针就要做好了,可在沙发上休息的他睡着了,她凑过来把旗子盖在他身上。她把他推醒,他吃惊地说:“怎么,把旗子盖在我身上,您不知道人们用国旗盖尸体  相似文献   
4.
北极探险一向被视为男人的天职,女性始终被拒之门外。80年代初,苏联女工程师瓦列金娜·莎茨卡娅和5名女伙伴,撞入了“女人的禁区”,在北极冰原上滑雪1000多公里,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暴风雪和严寒的考验,体会到北极探险的乐趣。1980年11月2日夜,由6名女性组成的北极探险队(包括4名工程师,1名医生和1名气象学家)从莫斯科出发了。她们的计划是穿过科拉半  相似文献   
5.
北冰洋可以说是世界唯一可以步行通过的大洋,至少在冬季是这样。北冰洋大部分海域被平均厚度3米的冰层所覆盖,据洋底沉积物年代测定表明,这里的海冰年龄已有100万年之久。大部分海区,尤其是北纬70°以北的洋区,存在着永久性的冰盖,在北美洲与欧洲之间形成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冬季,海冰总面积约1000~11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北冰洋(1478万平方公里)的68~74%,夏季缩小为750~800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6.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一个。多少年来,这个大部分被冰雪覆盖的冰海,它是那么令人陌生,考察起来又那么困难重重。人们一旦到达那里,顿时就会被永不宁静的浮冰所迷惑。尽管如此,探险家们还是不断地光顾,探索这个冰雪王国的奥秘。公元8世纪,诺曼人对冰岛的发现,16世纪中期开始,英国、荷兰、丹麦、挪威等国对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探寻,主要目的在于地理发现。真正对北冰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科学考察,是从  相似文献   
7.
胡领太 《气象》1980,6(1):38-38
南极的温度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其年变化如何,很久以来一直为科学家们所关心。最早了解到南极高原温度情况的是英国的探险家沙克尔顿。他在1908年12月率领一支考察队在87°S、海拔3千多米的南极高原上观测了15天,测得夏天温度在-23—-40℃之间,平均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8.
南极洲政治前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颜其德  胡领太 《极地研究》2005,17(3):157-164
南极洲的政治前景问题,即南极洲向何处去,或南极洲属于谁的问题。就这个问题的核心和实质而言,也可以说是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和南极条约体系运作的框架下,人类将如何应对和寻求解决南极洲的领土主权归属和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自南极洲发现至今,乃至将来,这一问题都是各国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历史学家们十分关注而又极难应对的棘手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富有资源的特殊性和政治背景的复杂性。时至今日,对南极洲国际事务处理和管理的最好办法,仍然是《南极条约》和南极条约协商国组织及其会议。那么,南极洲究竟属于谁呢?可以肯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很难找到肯定答案的。本文着重分析了过去和现在决定或影响南极洲政治前景的三种力量,尝试对“南极洲的政治前景”作一探索分析,以期对关注这一问题的人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