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0年地震造成的大规模雪崩、冰崩及崩塌,堵塞古乡沟中游沟道,在降雨、气温及冰雪融水作用下,1953年溃决成特大冰川泥石流,流量达2.86万m~3/s。随着流域内补给物质的转移,古乡沟泥石流的规模、容重、暴发频率可能会减弱。  相似文献   
2.
当地断裂众多,岩体破碎,崩塌滑坡遍布,加之是强震带和川西大暴雨中心区,相对高度300—3500m,泥石流形成条件极为充分.泥石流沟汇水面积小,沟床比降陡,主沟长度短.绵竹汉旺后山泥石流综合治理后,可成为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的荒漠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漠化问题及其带来的巨大危害与后果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 我国南方许多山地与丘陵区正在广泛、迅速发展的山地荒漠化和谷地沙石化过程, 同样不能忽视。它使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劣、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土地退化和生产能力衰退或枯谒, 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向恶性循环发展的严重恶果。我国南方山地荒漠化和谷地沙石化的土地面积估计约1.0-1.3亿公顷。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等十多个省(区), 其中云南的小江流域, 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及岷江上游; 广西的南流江一带, 江西的兴国县和鄱阳湖区等尤为严重和典型。我国南方山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引起, 而不利的气候和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促使其不断加剧和扩展之势。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了西南地区洪涝灾害面积、经济损失等。本区洪涝灾害成灾率高,损失大,活动在加强,损失的相对指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严重危害区域之一,选择洪涝灾害活动强度、人类活动强度和经济活动强度为基础指标,建立洪涝灾害度计算模型,并按计算结果对洪涝灾害进行区划.  相似文献   
5.
西藏干线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是影响道路建设、发展及畅通的最严重的山地灾害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西藏泥石流十分发育,但目前其防治工程不多,且存在防治技术应用不尽合理及造价过高等问题。随着向西部大开发,西藏公路等级提高,西藏将大规模地开展泥石流防治。因此,研究西藏现有的防治工程,总结其不足,以提高泥石流防治水平十分必要。笔者在对西藏干线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考察的基础上,从青藏线及川藏线公路中选取6条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泥石流沟,争析了泥石流沟的特点,针对其防治工程设计及实际运营状况进行了工程评价。指出防治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防治措施。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泥石流防治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泥石流学家高桥保教授,应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的邀请,于1982年10月18—20日在成都讲学三天。讲学的内容有:1.日本泥石流研究现状;2.泥石流及其堆积过程;3.潜在泥石流及泥石流危险区的确定;4.泥石流的防治;5.土壤侵蚀及人类活动。我国30多个从事泥石流工作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交通、矿山、水利等生产单位和设计部门的50余位专家和科研人员听取了讲学内容,并与高桥保教授就泥石流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