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0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西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明业等同志这篇论文提供了不少西藏高原上古冰川沉积以及其他遗迹的资料。从这些遗迹的分布来看,肯定有一个时期冰川的范围远比现代为大,那时冰川会从一些山谷通过一些低的山口漫溢到另一些山谷中,会覆盖广大的山麓地区,甚至达到盆地的中心。也可以想见某些宽平的山顶上可能有平顶冰川或所谓冰帽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冰川的厚度一定也比现代为大,冰川的类型也更复杂的多。但是对于西藏高原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来说,作者等的观察范围以及获得的资料究竟还是非常有限,在达到的地区内也未见到有巨厚的,延续很广的冰碛物存在,所以据此即说除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峡谷外西藏高原断续出现的冰盖是相当普遍的(虽然作者等也声明说和格林兰、南极洲的冰盖不一样),结论似乎下得太早。所引waxler的关于晚更新世雪线下降随的资料仅适用于一般海洋性气候的冰川作用区,是否能用到象西藏这样大陆性很强的地区是值得怀疑的。但是无论如何,作者等的资料是很宝贵的,关于西藏高原古冰川覆盖类型的问题,目前也确实还难说孰是孰非,所以我们还是把本文发表出来,以供对西藏古冰川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要振兴任何地区的经济,都有一个开发与建设落后地区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仍有些农村相当贫困(尤其在山区)。现从自然环境与灾害的角度提出些意见。 1.贫困山区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是对农林牧业长期起作用的。 1984年,党中央提出我国11片贫困地区,即努鲁儿虎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大巴山、大别山、武陵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首次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50周年.早在1958年春天,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的全院大会上,各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许多重大的课题,其中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课题之一是:"把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探索世界最高峰的自然奥秘".这项课题在当时是很有挑战性的.  相似文献   
4.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米,有第三极之称。那里的自然奥秘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可是在30年前,人们对那里的自然奥秘知之甚少,甚至没有拍摄到一张令人满意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王明业等同志这篇论文提供了不少西藏高原上古冰川沉积以及其他遗迹的资料。从这些遗迹的分布来看,肯定有一个时期冰川的范围远比现代为大,那时冰川会从一些山谷通过一些低的山口漫溢到另一些山谷中,会覆盖广大的山麓地区,甚至达到盆地的中心。也可以想见某些宽平的山顶上可能有平顶冰川或所谓冰帽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冰川的厚度一定也比现代为大,冰川的类型也更复杂的多。但是对于西藏高原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来说,作者等的观察范围以及获得的资料究竟还是非常有限,在达到的地区内也未见到有巨厚的,延续很广的冰碛物存在,所以据此即说除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峡谷外西藏高原断续出现的冰盖是相当普遍的(虽然作者等也声明说和格林兰、南极洲的冰盖不一样),结论似乎下得太早。所引waxler的关于晚更新世雪线下降随的资料仅适用于一般海洋性气候的冰川作用区,是否能用到象西藏这样大陆性很强的地区是值得怀疑的。但是无论如何,作者等的资料是很宝贵的,关于西藏高原古冰川覆盖类型的问题,目前也确实还难说孰是孰非,所以我们还是把本文发表出来,以供对西藏古冰川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山位于地球上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交集的高处,环境殊特,其中蕴藏着许多自然奥秘,历来是科学家们向往的地方。 一、从“积石山探险”谈起 1948年2月,当时的南京中央研究院与美国波士顿科学博物院签订了一项合作约文,组织“中美积石山探险团”。约文全文在报纸上公布后,引起了科学界人士的关注。 积石山今改名为阿尼马卿山。它位于青岛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海拔6282米。“阿尼”是藏语年长者的意思,“玛卿”是神的意思。阿尼玛卿即大神山之意。当时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山地与山地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地貌类型。近年来,通过调查考察、详细描述、地形测量和地貌制图等的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阐明了局部山地的特征,侵蚀与堆积作用及其发展史等。但对全国山地总轮廓的认识仍有待深化。 我国最早记载山地的书籍是《山经》,也叫做《五藏山经》,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写成。书中把我国山地分为五个部分来描述,以今山西省西南隅和河南省西部作为“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