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喜马拉雅-青藏地区的运动学-抬升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显杰  Rybach  L 《地震学报》1994,16(3):326-335
本文以拉萨-冈底斯地体代表喜马拉雅造山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期的活动地体, 建立其相应的运动学-抬升模型。模型参数的取值以最终拟合由综合古地理研究确定的抬升历史作为制约条件, 同时考虑以下因素:①印度-欧亚板块汇聚的运动学特征: ②地体变形时的三维质量守恒, 包括缩短、增厚、拉伸、抬升和侵蚀: ③在均衡控制下岩石圈物质的瞬时垂向运动。模型研究涉及以下四类与抬升相关的参数:①板块汇聚速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②侧向质量转移的规模: ③地壳结构: ④地表侵蚀制式。共144个不同参数组合的模型计算结果展示了多解性的存在, 同时也证实:对于特定的板块汇聚运动学制式, 只存在一种可拟合实测抬升历史的最佳拟合模型, 隐含着汇聚板块动力学环境的唯一性。据此, 喜马拉雅-青藏地区的抬升主要受板块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制约, 是一种含义深远的复杂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热演化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显杰 《地质科学》1986,(2):101-113
对“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近代隆起成因的探讨,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地质命题之一,长期以来,中外地质学家对隆起的时代、幅度、速度、形式和过程,作了大量探讨和论述,并发表了一批隆起速率和起迄年代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学科内容和发展简史 地热学是地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以研究岩石圈温度场和壳幔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为主要内容,其理论研究成果可阐明一系列温度相关或热相关的深部构造演化过程及地球物理场,进而可发展为理论地热学分支。另一方面,它的相当一批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地热能利用、油气资源预测、矿山热害防治及其它经济建设部门,并相应地发展为应用地热学分支。可见,地热学既瞩目于解决地球热演化、热历史、热状态等地学基础理论问题,又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大量应用信息和依据,因此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4.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热流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5.
沈显杰 《地质科学》1983,(2):165-176
在高温热田的井孔施工及测试实践中,通常由于高温热水在地层或井简内闪蒸汽化,形成复杂的两相流动而无法直接从单井放喷资料中计算地层参数。西藏羊八井属于高温热水型地热田,第四系热储内热液温度约介于140—155℃之间,埋藏深度大略为70—200米左右,井口闭井压力大多在2—4个大气压之间。热储流体在上述深度、温度和压力的配置下,在地层内处于单相液态,而在开发动态下则在大部分井筒上部达到饱和点而汽化,形成相对稳定的汽化面,构成双相流和单相流之间的界面。  相似文献   
6.
1985—1986年度和1986—1987年度在菲尔德斯半岛对地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共获得129个数据,并对带回的样品进行了岩石热导率测量,共获得210个数据。本文在分析和归纳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对菲尔德斯半岛的地温特征和岩石热物理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一种从试井求得的平均渗透系数回算每个单层渗透系数的方法。井的试验,无论是为供水、排水或工程建设目的的常规试井,还是为热田开发目的的专门性地热试井,其首要任务是确定含水层或热储层的各项参数,其中最主要者为地层的渗透系数K。  相似文献   
8.
9.
“藏北大地热流测量及地壳演化热过程研究(1986—1988)”和“亚东一格尔木岩石圈GGT断面综合研究(1987—1989)”中的热流专题,经基金委批准结合进行,两者同时于1989年底顺利完成,提出了近十万字的“青藏高原壳幔热结构的南北不均一性及构造热演化模型研究”专题研究报告。1990年6月,由国内12位资深专家教授对该项成果进行了评审鉴定,一致认为:“本专题在野外测量期间,克服了种种困难和危险,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在全组同志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南北地体壳幔热结构差异的大地热流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报道大地热流剖面侧量的系统成果,进而分析南北剖面的热流分布特征及其构造热演化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南北各地体不同的构造变形环境所诱发的深部热作用和放射性生热、摩擦应变生热和深部热流分量等热源组分在配置上的差异,分区论述青藏高原北部、中部和南部3种不同类型的地壳—上地慢热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