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柳雨杉  董晔 《干旱区地理》2019,42(3):698-705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我国城市体系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乌鲁木齐市人口居住格局对乌鲁木齐城市空间规划提供指导。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城市空间的扩展印证居住空间格局变化宏观特征,将“居住格局”作为切入点,利用莫兰指数并借助ArcGIS技术分析该区域不同属性人口的居住格局。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用地主要沿西北方向的新市区延伸、西山方向扩展、沿东山方向扩展,并沿着老城区的外缘扩展;不同年龄人口中学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聚集现象较为明显,劳动人口的聚集现象并不显著,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小学及初中人口和大专以上人口比重指标Moran’s I值较高,文盲人口比重指标oran’s I值相对较低,高中人口在空间上呈现负相关;2000—2016年所有区域学龄人口、老年人口空间分异指数都有所上升,劳动人口分异指数在沙依巴克区和水磨沟区有所下降,说明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1990—2000年文盲人口在头屯河区处于相对分异状态,2000—2010年在新市区分异水平较高,1990—2010年小学及初中人口、高中人口以及大专以上人口分异现象逐渐减少,混居程度加深,居住分异现象减少。  相似文献   
2.
3.
以典型多民族聚居城市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指数分析法并文中利用Arc GIS软件,从城市、市辖区和街区三个尺度分析人口最多的三个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居住格局演变历程。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目前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天山区和水磨沟区,哈萨克族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南部,回族在头屯河区和城市北部较为聚集。通过居住空间分异指数计算得出,1990~2000年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的分异指数均有所上升;2000~2010年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分异指数上升,回族分异指数下降;2010~2016年分异指数均有所下降,以上分析为当前多民族聚居城市的管理和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