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采用浮游植物指示法评价了福州省山仔水库2005年不同季节水体的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库区水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夏季发生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水华”,水体处于富营养水平,秋季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由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对整个水体的富营养状态做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围岩应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实验模拟和数值计算,分析了由于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引起的围岩自调节成拱的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压力拱成拱规律。在本文中,将压力拱内边界距洞口的距离和拱体厚度作为判定压力拱成拱和评价围岩稳定的参数。当内边界靠近隧道洞口,围岩基本稳定; 压力拱的厚度小意味着需要较少的岩体来承担拱体自身和其上岩体的荷载。在此基础上,运用平面应变相似模拟实验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对开挖过程中洞口周围应力升高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明确了压力拱的成拱,以及随着距离洞口越近变形增加的幅度越大等现象。运用数值分析发现,随着节理的间距的减小,压力拱内边界靠近洞口,压力拱厚度增大; 在2组节理围岩中,节理倾角分别为30和60时,成拱最不利; 而节理的黏结强度对压力拱成拱的影响程度与节理摩擦角的大小相关联,摩擦角大于20时,节理黏结强度对压力拱成拱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富营养化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及对水体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 SMT 法结合 X 射线荧光和 X 射线衍射分析了福建省发生富营养化的山仔深水库表层沉积物的磷赋存形态 及对水体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山仔水库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在400-750 mg/kg 之间,铁/铝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是沉积 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总磷含量的47%和37%左右.沉积物水-土界面存在明显的活性磷梯度,在一定条件下活 性磷可以从沉积物间隙水扩散到上覆水体,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山仔水库水体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山仔水库浮游植物特征与水体富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浮游植物指示法评价了福州省山仔水库2005年不同季节水体的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库区水体处于中一富营养水平,夏季发生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水华”,水体处于富营养水平,秋季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由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对整个水体的富营养状态做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富营养化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及对水体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7月至2004年4月,每季度对武汉市南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采样分析,共发现大型底栖动 物30种;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刺铗长足摇蚊,均呈聚集分布;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437 ind/m~2和 17.79 g/m~2,其密度和生物量春季最高,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的年均值分别为1.515和 1.123.比较分析了南湖大型底栖动物组成的历史变化,对水环境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并提出了南湖大型底栖动物合理利 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节理抗剪强度综合评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吻合度自然节理试样,进行干燥状态和饱和状态的JRC-JCS模型和JRC-JMS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理粗糙度系数的定向统计测量和尺寸效应分析,以及剪切过程衰减折减的基础上,运用JRC-JCS模型综合评价节理抗剪强度可靠性较好,考虑吻合度系数的JRC-JMC模型比JRC-JCS模型具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浮游植物指示法评价了福州省山仔水库2005年不同季节水体的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库区水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夏季发生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水华“,水体处于富营养水平,秋季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由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对整个水体的富营养状态做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山仔水库沉积物磷对水体磷浓度贡献的估算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为掌握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于2006年4月至10月间对其进行了5次采样调查,经显微镜检,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55种(属),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在55.5×10^4-1704.8×10^4cells/L之间,群落组成以蓝藻、隐藻和绿藻为主应用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相关分析(CCA),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水体中的pH值及总磷浓度是影响这一区域物种分布格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生物需氧量和溶氧量也对浮游植物的分布有较大影响.CCA排序图较好的说明了浮游植物物种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