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中国南方的红土与红色风化壳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发育在红土和红色风化壳上的红壤和砖红壤的特征主要是古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与现代土壤发生过程关系不大,因为现代生物-气候条件并不适于红壤化过程的进行。第四纪以来红壤和砖红壤在不同时期所获得的地球化学特征(高三氧化二物和低硅)都是由红土和红色风化壳继承而来。红土和红色风化壳约在第四纪前干热与温湿不断交替的气温条件下形成,第三纪以来华南气候逐渐凉爽,富铝化作用也逐渐变弱,都可从第三纪以来所形成的不同红壤和砖红壤中获得启示。何况当前生物富硅化作用又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根据黄土高原古地理及气候演变、黄土地层年代学和侵蚀期与堆积期的资料分析,得出黄土高原出现之前为红土高原,气候以温暖半湿润弱波动为特征,250×104 a来的黄土高原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250×104~140×104 a之间,为高原内部弱侵蚀循环期,气候冷暖振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出现在140×104~0.4×104 a之间,侵蚀动力加强,为高原自然侵蚀加强时期,气候冷暖振动幅度较大;第三阶段出现在4000 a以来,为高原异常加速侵蚀外流期。未来200 a黄土高原有向冷干发展的表现,这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不利的,但不会发生大的自然变化。通过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黄土高原的加速侵蚀向自然侵蚀或小于自然侵蚀的变化将会发生。可以预测,未来200 a的黄土高原仍是适于人类生存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3.
朱显谟 《地质论评》1948,13(Z2):283-285
成土母质之性质对於成土作用之影响,虽不若气候因子之大,但其对於风化作用之进行与夫土壤演变之过程实有不容忽视之力量,而尤以在岩石风化之初为甚,赣省侵蚀剧烈,沉积频繁,各类土壤或系岩石之新风化物,或与各期之沉积有关,故地质情形对於土壤之生成性态以及分布等关系异常密切,今请述之。  相似文献   
4.
朱显谟 《第四纪研究》2000,20(6):514-520
值今西部开发如火如荼之际,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建又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 布局中被列为最严峻的问题来对待。可见谋求一个为各家共识的治黄对策已刻不容缓。笔者 愿就50年来的研究所得, 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和“土壤水库”确是其中关键等问题 的机理作一比较系统的介绍, 以广求共识和加强各家协作共事, 从而使“顺天时, 得地利, 促人 和”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能够顺利有序地实施。一个山川秀美、举世无双的黄土 高原可望在下个世纪初重现于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5.
中国黄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显谟  祝一志 《第四纪研究》1990,10(3):244-250,T002
黄土降尘以单颗粒自重降落为主,凝聚降落和雨淋降落为次。单颗粒自重降落虽以粉砂和细砂为主,但也杂有明显的细团粒。细粒楔入粗粒均曾见于自重降落和凝聚降落的黄土中。凝聚降落是典型的“雨土”,多呈珠球状,着陆后常变形和破碎。雨淋降落可直接渗入地下。各期黄土层中均见有完整细粒团保存,古土壤层的细粒团除明显铁染外,一般未见细粒位移和重新排列等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