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透镜状菱形断块及其对花岗岩型高品位铀矿床的控制 走滑叠接带所形成的透镜状菱形断块是花岗岩型高品位铀矿床最普遍、最重要的成矿构造场地.矿床定位于菱形断块内,如苗儿山矿田由新宁一资源断裂的次一级控制断裂双瓜断裂、天金断裂、香草坪断裂、茶狮断裂、孟沙断裂呈向北撒开,由南收敛的走滑带状叠接,形成东西高角度对倾、具地堑式正断层组合的菱形断块,控制了沙子江、双滑江及孟公界等高品位铀矿床分布(图1).  相似文献   
2.
某岩溶型铀矿床内发育大量岩溶堆积物——主要为角砾岩、含角砾泥岩等。过去人们将这些岩石归结为构造成因,然而,宏观和微观上均未见构造破碎现象,而细微沉积特点和岩溶现象却十分明显,显然是沉积成因的。现将其主要特征简介如下: 某岩溶型铀矿床位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拗陷带中部;  相似文献   
3.
孟公界花岗岩型脉状铀矿床成矿构造研究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运用大陆构造体系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桂北苗儿山矿田孟公界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构造特征,初步查明了北北西向矿脉的形成是受区域性北北东向左旋剪切的次级剪应力场控制,成矿前形成的韧性剪切带既是矿液运移的通道,也是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剪切作用造成矿脉、脉体在空间上呈雁行排列并向北北西方向侧伏。根据成矿构造预测,该矿床在1号矿脉的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2~6号脉矿化地段由西向东逐渐加深,盲矿体应埋藏在较深部位。  相似文献   
4.
苗儿山地区中生代酸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儿山地区中生代酸性脉岩主要为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具有较高的Al2O3、K2O、Na2O含量和较低的TiO2、MgO含量,微量元素以富集Rb、Th、U、Ta而亏损Ba、Sr为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偏低,轻稀土富集,Eu亏损强烈。在CaO/Na2O-Al2O3/TiO2和Rb/Sr-Rb/Ba图解上,酸性脉岩具有上地壳富黏土质泥岩的特征。这些特征与豆乍山、香草坪等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表明酸性脉岩与岩体的物质来源相同,即早期酸性花岗岩体的母岩浆滞留于地下深部,经一定程度分离结晶和固结后,晚期熔体沿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及断裂构造上升形成脉岩。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可以导致铀等成矿元素在残余熔体中的高度富集,为铀矿床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分析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尺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长株潭核心区1989~200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资料,提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以湘江样带为典型研究区,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样带内的典型样线进行分析,得到时间及位置变化对土地利用特征尺度值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不同部位的特征尺度选择不是唯一的,具有不同的尺度敏感性。长株潭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类型最为单一,对于尺度变化最不敏感,适宜采用3 300 m左右的平均粒径为特征分析尺度;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敏感性最强,特征尺度采用1 980 m左右的分析粒径为宜;长株潭生态绿心区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敏感性较强,以3 060 m的平均粒径为特征尺度。  相似文献   
6.
桂东北豆乍山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豆乍山花岗岩主要由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构成,是桂东北苗儿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段的一个重要产铀的岩体.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28±11Ma,属于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岩以过铝、富硅、富碱和低CaO/Na2O比值为特征,微量元素主要富集Rb、Th、U和Ta,亏损Sr、Ba和Ti.稀土总量30.24×10-6~139.18×10-6,轻稀土轻微富集(LREE/HREE=4.00~6.35,(La/Yb)N=3.24~6.74),Eu亏损明显(δEu=0.14~0.19).结合其它相关地质资料,表明豆乍山花岗岩是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印支运动晚期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成分为泥质的变质岩通过低程度部分熔融方式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湘南中生代和第三纪岩溶作用分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在地质历史上,每次构造运动产生地壳隆起上升过程中,都有岩溶作用发生,在地壳演化到地洼阶段,由于构造运动频繁而强烈,地貌反差大,加之气候适宜,植物繁茂,岩溶作用发育,岩溶堆积物广泛分布。过去由于对岩溶研究重视不够,一些古岩溶堆积岩被认为是其它地质作用产生的,如构造角砾岩、同生砾屑灰(云)岩等,因而妨碍某些地质问题的研究。另外很多有用资源与岩溶有关,如湘南铅—锌、铜、铀常赋存于燕山岩溶期充填物中。故进行古岩溶研究,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