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同升  徐冬平 《地理科学》2006,26(5):551-556
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以SD方法分别建立PRD系统线性增长模型、反馈增长模型和调水耦合模型,并采用Venp 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政府规划目标的线性增长模型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但区内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会持续加大;反馈增长模型可根据流域内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但难以完成关中地区所承担的发展和带动使命;调水耦合模型引入了区外水资源,地区缺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解决关中地区PRD问题有效途径,而调水工程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同则是近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制约区域发展特别是半干旱地区发展的决定性资源因素,合理配置有限水资源、实现水资源需求的"零增长"是促进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取典型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通辽市为案例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其水资源的配置方式,找寻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零增长"的时间节点,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通辽市社会经济发展将在2018年前后达到约束型的水资源"零增长";"三产引领发展模式"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一产现代化发展模式"是符合通辽市社会经济基础的最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