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计算比例和密度,分析各大洲及全球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除欧洲和美洲外,各洲世界遗产的数量与面积呈正相关,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到大洋洲,总的遗产密度依次递减。与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相比,欧洲、大洋洲各类遗产较多,亚洲较少,美洲和非洲自然遗产较多。每千万人口总的世界遗产数量从大洋洲、欧洲、美洲、非洲到亚洲依次递减,欧洲、亚洲文化遗产最多,美洲、非洲文化与自然遗产相近,大洋洲自然遗产占优势。统计各纬度带遗产密度,除自然遗产密度低纬最高外,其他遗产密度中纬最高,低纬和高纬次之;各纬度带文化遗产最多,自然遗产居中,双重遗产最少。比较同一大洲同一纬线不同国家的遗产比例,沿海地区自然遗产密度高于内陆,文化遗产密度低于内陆。这些特征与近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世界遗产侧重某些类型和所在区域的原因相符。  相似文献   
2.
尹国蔚 《热带地理》2003,23(1):94-96,F003
"天涯海角"被用来借指遥远的地方,一类为泛称,无具体地物为证;另一类为确指,有具体地物为证.有具体地物为证的这一类在中国的广西和海南各有一处.广西的"天涯海角"产生于宋代,海南的"天涯海角"产生于清代.两地均有被称为"天涯海角"的地理条件和个人因素,但海南产生"天涯海角"的社会环境因素远不如广西"天涯海角"充分,所以自宋至清末,吟咏广西"天涯海角"的诗文大量出现,而海南"天涯海角"迟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被外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非洲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主要类型, 通过图表分析和计算密度, 分全洲、地区和国家3 个尺度, 研究非洲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从全洲看, 非洲大陆沿海和海岛地区、中等河流流域与非洲东部局部区域世界遗产分布相对集中。不同地区中, 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比较稠密, 其中东部非洲密度最高。各国中, 塞内加尔、突尼斯、冈比亚、佛得角、毛里求斯和塞舌尔密度最高, 其次为科特迪瓦、摩洛哥、多哥、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国。世界文化遗产在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同样密集, 密度较高的有埃及、摩洛哥、突尼斯、贝宁、加纳、塞内加尔、多哥、冈比亚、佛得角、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毛里求斯和津巴布韦等国。世界自然遗产以东部非洲密度最高, 主要分布在突尼斯、尼日尔、几内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坦桑尼亚、肯尼亚、塞舌尔、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南非、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等国。  相似文献   
4.
尹国蔚 《热带地理》2014,34(5):712-718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提供的资料和其他以关于印度史地为主的文献,按类型归纳印度世界遗产的地域与分布特征。截止2013年,印度入选的世界遗产包括24项文化遗产和6项自然遗产,无属于混合类型的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具有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而文化遗产的宗教特征比较普遍。自然遗产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的边缘地区;而文化遗产主要以历史上比较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外来势力的统治中心、海陆交通枢纽和环境适宜为分布取向;其中,各类宗教性遗产呈南北向地域分异。这些特征是在印度地缘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地形和炎热多雨的气候,以及悠久但发展极不平衡且以分裂为主的历史、外来势力、经济发展和本土文化基底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提供的按国家顺序排列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将属于非洲国家的世界遗产逐项析出,进一步通览每项遗产的介绍资料,根据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点将非洲世界遗产的地域特征归纳为:文化遗产远多于自然遗产而在全球自然遗产比例较高、自然遗产和双重遗产在热带地区分布比较集中、古城镇数量多、就地取材且原始性强、反映历史悠久的古老遗迹多、外来文化特征明显以及宗教和神秘色彩浓厚等方面。这些特征是在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和地缘位置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尹国蔚 《热带地理》2011,31(6):645-648
世界遗产的内容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极为相似.从类型上看,世界文化遗产、双重遗产与文化景观,以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都包含不同成分的人文要素在内;世界遗产内容的构成与人文地理教科书的结构相似,二者的研究对象互相包容,教学宗旨同一.作为最佳例证,世界遗产应该在历史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及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旅游教育功能的认知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国蔚 《世界地理研究》2009,18(4):173-176,162
旅游教育是实现世界遗产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认清世界遗产的珍贵价值和《世界遗产公约》的中心思想,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自觉遵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世界遗产工作原则。这些功能需要教师、学校、媒体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除海南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上也有一处既有地物标志,又有确切空间范围的“天涯海角”。这处“天涯海角”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滨海地区的钦州市和合浦县,其地物标志就是在北宋时期修建的“天涯亭”和“海角亭”。天涯亭建于钦州,海角亭建于合浦,因为钦州与合浦毗邻,所以南宋周去非将这一带合称为“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