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了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特征,确立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逐步建立能适应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的生态环境系统,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并重点就加强宣传和领导,郊区我投入,法制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限制,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易形成爆发性危害;杀虫剂的使用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害虫的天敌,遗传变异和有毒环境的自然选择使害虫产生高抗性,导致杀虫剂的防治效果下降,于是不得不增加农药的使用量而陷入恶性循环.适当增加环境中有益生物的数量可实现害虫的有效控制;有益生物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为防治农业害虫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投资与收益者不能统一的矛盾以及滥用农药使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立有益生物利用保护区和适宜的投入运行机制,加强多种生物配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可促进有益生物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立体农业是世界传统农业随着现代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人工栽培植物群落,是人们依据现代生态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其类别来讲,作物复合群的种植,瓜果菜的棚架栽培,水田的稻、萍、鱼和水体的分层养殖等都属于立体农业系统。本文着眼于在平原沙区作物种植系统中引进木本植物这种“既是古老的实践,又有最新颖的研究内容”的新系统,对其结构特征、功能效益和生态机理做全面的分析。并结合黄淮海平原沙区农业系统中影响其稳定性、限制其发展的生态因子的研究,阐述在沙区生态系统中建立木本立体农业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河南省平原沙区生态系统分析 河南省平原沙地面积约1500万亩,是全省五类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区粮油生产一直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珍稀树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河南省珍稀树种资源及分布情况,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初步查明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级珍稀树种共23种,其中,国家Ⅰ级有3种,国家Ⅱ级有20种;引种栽培国家级珍稀树种13种,其中,Ⅰ级6种,Ⅱ级7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树种共65种。对其资源特点和致濒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珍稀树种的威胁。(2)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珍稀树种的就地保护。(3)注重植物园及引种驯化基地建设,搞好珍稀植物的迁地保护。(4)重视珍稀树种的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上可行,而且应用灵活,投资小,可逐步实施,尤其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优势突出,在未来城市环境建设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由于监管难度较大和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其应用受到限制.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处理效果,并以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为前提,不断改进管理和运行机制,可使其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平原是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土地广大,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然而,本区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濒繁,严重地限制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解决平原地区农业问题。加强林业生产。就成为改变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面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重点探讨了黄淮海平原地区几种主要防护林为在型对沙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说明:各防护林类型在降低风速、减少沙土风蚀、增加沙土的营养物质积累量,改善沙土的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方面均发挥着显著作用,万以刺槐固沙林和枣槐+波兰杨混交固沙林对沙土的改良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