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论述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建立与优化、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的方法,给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鲲鹏山变形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RTK技术及其特点,论述了RTK直线放样功能应用于地质勘查测量中的重要性,并通过非洲工程实例,得出RTK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的主要元素是中央子午线、投影面和参考椭球。建立独立坐标系有三种方法:中央子午线移到城市或工程建设地区中央,归化高程面提高到该地区的平均高程面;采用抵偿高程面;只移动中央子午线。以工程实例得出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之间转换的可靠、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
GPS由于具有作业精度、作业效率高等特点,正逐步取代导线测量而成为线路工程平面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章探讨了GPS建立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案并以具体的工程案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高铁路基和桥梁沉降监测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监测数据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测变形体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沪昆高铁江西段线下工程沉降监测为例,全面论述高铁路基和桥梁沉降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和过程,供高铁施工者和监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动态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并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的地质灾害为实例进行动态地质灾害评价。结果表明:充分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动态因素才可以更加科学地、及时地预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护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时应考虑其动态性,应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对多期桥梁沉降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观测数据粗差剔除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代表性沉降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大桥沉降形变进行预测的方法,并在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沉降变形监测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可为桥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及预测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高墩六跨连续刚构桥顺利合龙,结合城川河大桥工程实例,运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其施工过程。按照先中跨、后边跨、再次中跨的合龙顺序,考虑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作用及合龙温差对主梁与桥墩的变形与受力的不利影响,分别提出不施加顶推力、在次中跨跨中施加顶推力、在中跨和次中跨跨中施加顶推力3种顶推方案。并对顶推位移量、顶推力的大小进行了计算分析,将3种顶推方案在成桥状态下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施加顶推力方案与不施加顶推力方案相比,能明显改善墩底受力,同时对跨中下挠有一定改善作用。经综合比较,方案2与方案3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方案2施加4对顶推力,施工复杂且工作量较大,故选择方案3为施工合龙方案。  相似文献   
9.
部件普查是建立数字化城市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城市部件普查一般工作量大、工期短,借助先进的GPS-RTK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定位的精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文章探讨了GPS-RTK定位技术在城市部件普查中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微分几何原理计算曲线测设参数,建立了适用于所有平面曲线类型(直线、单圆曲线、缓和曲线)的测设参数计算模型,具有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且易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通过在高速公路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平面线形测设数据计算,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