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村庄类型判别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揭示乡村差异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基础。随着手机信令数据、POI数据等新数据形式的出现,对村庄发展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变得更为容易和精确。基于多源数据构建指标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因子分析和熵权TOPSIS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兼具科学性、普适性、易推广的村庄分类方法与分类体系,并以吉林省前郭县和靖宇县为例比较不同地域村庄差异影响因素和村庄类型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1)在反映影响村庄差异的因素中,人口与活动特征、服务设施可及性、受城镇辐射度和道路交通条件是主要因素,这反映当代村庄更多是一个开放的外向型系统。(2)前郭、靖宇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但因平原与山区的差异,后者的村庄差异受地形阻碍水平和资源环境基础的影响更为显著。(3)从“一级类–二级型”双层级村庄类型系统的结构和比例关系看,两县一级村庄类型中搬迁撤并类比重均比较高(前郭40.6%、靖宇27.9%),但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两县二级村庄类型的主体是治理改善型、人口流失型和规划禁控型,这反映了东北地区乡村非农产业不发达、人口快速流失与发展日益分化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比重高的总体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2.
房艳刚  刘建志 《地理学报》2020,75(10):2241-2255
本文选取2001年、2008年和2015年3期截面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法和非参数检验等数理统计法,对东北地区183个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模式及其表征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1—2015年东北地区总的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在2008年发生转折,2001—2008年为粮增劳减模式,2008—2015年为粮劳同增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在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的退化。② 县域层面,2008年前后两时段东北地区粮增劳减耦合模式的比例由45.90%下降为37.16%,同时粮减劳增与粮劳同减耦合模式的比例明显上升。从空间格局看,粮劳变化耦合模式转换的差异明显。③ 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可以较好的表征相应的乡村发展类型。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层级性和结构演进规律。④ 东北地区各县域乡村发展类型所面临的约束和机遇不同,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差别化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的发展正面临可持续发展、消费者需求变化、全球化的挑战。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应深入研究农业多种功能的空间格局、地域类型和优化策略。论文首先简要探讨了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过程和农业功能时空差异的理论基础,然后以吉林省为例,构建了农业多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农业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 农业多功能具有联合生产和外部性特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农业资源禀赋以及两者的组合作用,是导致农业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关键因素;② 吉林省县域农业各功能的空间分异具有不同特征,农产品供给功能高值县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松辽平原,经济发展功能高值县域主要为大农业发达的县域,社会保障功能高值县域主要为东部城镇化水平高且劳均农业产值高的县域,生态服务功能高值县域主要为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占比高的东部和西部县域;③ 吉林省县域农业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可分为4类,即农产品供给优势区、多种功能并重区、非生态功能弱势区和生态服务优势区;④ 不同农业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组合特征和区域发展背景因素的结构性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