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满足在城市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镇地籍测量或是进行工程施工放样的需要,往往需要构建城市地方坐标系。城市地方坐标系建立的方法一般采用抵偿高程面法或抵偿子午线法,这些方法涉及到整个测区范围(如整个的地级市范围)的平均高程的计算。本文采用非常容易获取的SRTM的DEM数据及测区范围的矢量数据,在ArcGIS软件平台上进行了测区范围的平均高程计算。并结合某地级市以抵偿子午线法建立城市地方独立坐标系为例进行了尝试,以期为城市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区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敏感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长白山区SPOT/VGT NDVI 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该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滞后性。结果表明:①2000-2009 年,长白山区植被NDVI 逐年变化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区域的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3.91%,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北坡和西坡,NDVI减少区域集中在南坡;②NDVI变化率随季节和植被类型变化而不同,NDVI增长主要集中在5 月和9 月,而7 月NDVI变化较小,甚至出现下降趋势;③植被NDVI与温度和降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且NDVI与温度的相关性高于与降水的相关性,且随海拔升高,NDVI与温度相关性增强;④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期, 不同植被类型,滞后期存在差异。苔原NDVI对温度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大约10 天,而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NDVI 对温度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约为20 天。  相似文献   
3.
基于探索性空间分析的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选择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对东北经济区36个地级市2003-2005年竞争力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分析,揭示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东北经济区36个城市中,城市之间的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该区域城市发展整体上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2003-2005年城市竞争力的空间聚集程度在不断加强.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竞争力较高的城市位于东部和南部,竞争力较低的城市位于西部,并且趋于聚集,经济发展区域性明显;纵向比较,在3年内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得到一定的发展,相邻城市空间差异性在减小,城市竞争力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4.
利用MODIS数据,采用劈窗算法,定量反演吉林省中部陆地表面温度;利用TM数据,通过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并结合地势图,研究吉林省中部农业区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陆地表面温度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符合该区域气候特征;由于地表土地类型热力性质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存在差异,地表温度最高的裸岩要比最低的湖泊高出26.6K;地表温度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地表温度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23.6°C/km;在植被覆盖区,地表温度与NDVI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且城市地表温度对植被覆盖度的敏感性要高于农田和林地;对于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地表温度与NDVI表现为LST-NDVI梯形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参照基准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缺乏区域可比性和评估结果难以被管理部门应用的实际问题,以三江平原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作为研究区,将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表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采用基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方式,将研究区内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的时间序列最大值用作生成评估指标相对量的参照基准,通过计算相对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形成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之间对比的评估指标,对1990~2010年期间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成效进行动态对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的参照基准数值分别为0.83和0.36,它们能够有效反映两区域之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本底差异;三江平原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1428减小为-0.1683,总体呈现距参照基准较远且逐步远离趋势,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0427增大至-0.0285,它们更接近参照基准,并具有不断接近趋势,由此说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要优于三江平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人类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境造成的影响,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为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提供科学支撑,以吉林省镇赉县为例,基于InVEST模型和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及相关人类活动数据,从栅格尺度上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区存在的生境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生境风险值的范围介于0.00~1.32之间,高、中、低生境风险区域分别占红线总面积的2.31%、3.26%、22.12%,整个评估区内人类活动干扰对生境产生的影响以低生境风险为主;在各类生境中,林地的平均生境风险值最高,其中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的平均生境风险值分别为0.58、0.88、0.79,同时最高风险值(灌木林地)也出现在林地生境中;相较于其他人类活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累计风险值和平均生境风险值均最高,分别为2 933 161.90、1.24,公路用地次之,分别为1 086 264.68、1.19,旱地、水田、渔业等人类活动对生境产生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