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变换的盲图像水印算法。实验表明 ,该算法对典型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new gas-grain chemical code for interstellar clouds written in pure Python(GGCHEMPY(GGCHEMPY is available on https://github.com/Jixin...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于1959年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锥头虫科刺尖锥虫属一新种——中国刺尖锥虫Leodamas sinensis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并编制了刺尖锥虫属Leodamas Kinberg,1866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针对隔震改造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与地下室下支柱组成的串联隔震体系的地震稳定性问题,采用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将叠层橡胶支座简化为一种具有水平刚度和抗弯刚度的特殊铰支座,RC柱简化为弯曲型竖杆,建立橡胶支座和RC柱串联隔震体系的理论模型,推导地下室下支柱的临界承载力方程;通过实际案例求解出该串联隔震体系的临界承载力具体表达式,并对典型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下支柱截面尺寸不同的6种柱顶隔震模型,对下支柱柱顶、隔震支座、下支柱与隔震支座串联后整体位移响应以及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推导的临界承载力表达式变化规律与柱顶隔震设计模型数值模拟相一致;下支柱截面增大对上部结构和隔震支座的动力响应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可以明显减小下支柱的位移;在既有建筑隔震改造实际工程中,增加下支柱的截面尺寸是保证下部结构的抗震能力高于上部结构既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实际工程中截面增量普遍较大且偏于保守,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海洋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以及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现状,指出过度捕捞、生境丧失、环境污染、生态入侵是威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文本还阐述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海洋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广东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繁养殖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广东省10多种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繁养殖技术的现状,包括:海水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饲料、病害、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化工程和养殖技术状况等方面;并对广东省海水鱼类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和描述了中国东海双栉虫科颈栉虫属一新记录种,沃氏颈栉虫。本文标本与沃氏颈栉虫的原始描述非常吻合,包括具有两对鳃,胸齿片刚节具有两对加长的腹疣足和具有12个腹部齿片刚节。本文的标本具有长的须状的鳃,可延伸到胸部第9刚节,这在原始描述中没有提及。本文首次在中国海域记录本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邯郸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络POI收集和地图截取手段获取邯郸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居民点、医疗服务设施、路网数据,结合GIS的网络分析技术和改进的潜能模型对城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的医疗设施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南部和东北部片区,在西南和北部城区医疗设施资源较少,且3种医疗设施可达性的分布差异较大。本文的结果对于医疗设施布局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民航业特点及中国民航发展阶段,提出中国民航参与国家碳市场的框架性方案,重点对中国航空C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设计及目标分解方案进行了论述,并从公平性和经济成本角度对所提方案进行分析。分析的结论是:方案不会在中国航空企业之间造成实质性竞争扭曲,不同情景下行业购买碳配额的成本每年增加1.7亿~14.3亿美元,若考虑中国民航至少60%的成本转嫁能力,方案不会对中国民航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