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铜、锌2种常见重金属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仔虾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 、Zn2 、SDS、DBS对脊尾白虾仔虾的96h LC50分别为0.34、0.82、14.3和14.4 mg.L-1。将脊尾白虾仔虾对这4种毒物的敏感性与文献报道的其它动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可以将其作为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生物。  相似文献   
2.
选择了三类六种植物激素,试验了五种常用于鱼、虾、贝的活饵料——海水单细胞藻,证明了增产素、乙烯利对亚心形扁藻和钙质角毛藻的生长有增效作用。以10-50ppm 增产素处理亚心形扁藻的净增产率为40-70%,并对细胞大小产生影响,它的细胞长度增加3-14%,宽度增加4-7%。5ppm增产素处理钙质角毛藻的净增产率为40%左右。40ppm乙烯利处理亚心形扁藻的净增产率为56%。单独使用乙稀利对钙质角毛藻繁育无促进作用,30ppm乙稀利和5ppm增产素混合处理时则效果特别明显,其净增产率为了3%。  相似文献   
3.
选择了三类六种植物激素,试验了五种常用于鱼、虾、贝的活饵料——海水单细胞藻,证明了增产素、乙烯利对亚心形扁藻和钙质角毛藻的生长有增效作用。以10—50ppm增产素处理亚心形扁藻的净增产率为40—70%,并对细胞大小产生影响,它的细胞长度增加3-14%,宽度增加4—7%。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延迟投饵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存活、摄食及生长等方面的影响。实验设1个饥饿对照组(设10个平行)和5个延迟投饵组(各设4个平行),分别在孵化后第1、2、3、4和5d开始投喂褶皱臂尾轮虫。实验结果表明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初次摄食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第3~4天时进入PNR期;初次摄食率以孵化后第2天最高,为54.55%,之后随日龄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仔鱼的存活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体长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与此相似。本研究表明: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进行投饵的最适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  相似文献   
5.
以卤虫(Artemia)龄期和体长为指标,探讨了卤虫幼体在海洋油田生产水中生物毒性监测的应用,评价了油田生产水的生物毒性,建立了以卤虫为材料的油田生产水急性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结果表明1)5个油田生产水样品的生物毒性不一样,IC50分别为1.5%,12%,21%,>100%,>100%.样品I、样品Ⅱ、样品Ⅲ可致卤虫不同程度的发育异常,主要表现在生长值较对照组小,发育龄期小于对照组以及分节时体节不能正常分叶.样品Ⅳ和样品V则对卤虫发育没有明显影响.2)卤虫是海洋污染物生物毒性监测的适宜物种,卤虫发育龄期适宜作为油田生产水生物毒性的监测指标.有必要对油田生产水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行监测,以合理评估生产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迟缓爱德华菌(Edwarsiellatarda)入侵途径,建立感染模型,作者通过电转化法构建GFP标记的迟缓爱德华菌EtMc1512(质粒PMDpp-EGFP),实验设立浸泡组、腹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感染后采集各组实验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血液、鳃、肝脏、肠、肌肉,培养法统计分析各组织中的荧光细菌数;浸泡组取样时间为0、2、4、6、8、12、24 h,腹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取样时间为6、12、24、48、72、96h。结果显示,构建的EtMc1512-GFP具有较强荧光,GFP标记前后菌株毒力基因(citC、mukF、esrB、katB、fimA、gadB)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浸泡感染后实验鱼各组织内的荧光菌随时间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菌量出现在肠道(2.51×106CFU/g),其次为鳃(4.19×104CFU/g)、血液(1.65×104CFU/g),肠道荧光菌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腹腔注射感染后肝脏(4.55×106CFU/g)和血液(4.65×106CFU/g)菌量最高;肌肉注射感染后肌肉在48h首先检出荧光菌,血液(2.93×104 CFU/g)菌量最高。结果表明,肠道、肝脏和肌肉分别是迟缓爱德华菌浸泡感染、腹腔注射感染和肌肉注射感染诸氏鲻虾虎鱼的主要组织器官,在自然条件下迟缓爱德华菌经口感染诸氏鲻虾虎鱼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溢油、燃料、洗压舱水、油田生产水、钻井泥浆等。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体检测污染物或其它危害因子引致的毒害效应水平 ,以评价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方法。石油开采业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肯定的 ,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在平台或排污源附近 ,生物体受影响的程度比较严重 ,表现在生理代谢异常、组织生化改变等 ,从而扰乱物种的生物繁殖 ,改变生物群落的生态结构和生活特性 [1] ,有些改变可能是不可逆的或致死性的。研究海洋石油开发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利用海洋生物监测污染已成为一项重…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