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钻井岩心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中侏罗统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及河道间6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全区发育的厚煤层常横跨不同相区连续分布(如下.煤层),厚煤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的关系。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湖侵体系域聚煤作用最好,煤层厚度的变化则与煤层下伏沉积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武地区区域成煤地质背景,重点对华力西期以后大武盆地的演化过程、盆地侏罗纪的聚煤规律以及侏罗纪末(燕山运动早期)后煤系地层的后期改造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今煤系地层的赋存形态,提出了该区今后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涧山金矿遥感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崎  刘振宏  王永 《西北地质》2009,42(4):22-29
通过ETM卫星图像的成矿信息提取,获取滩涧山金矿的遥感地质标志信息和遥感矿化蚀变信息,然后以遥感地质信息、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和物化探信息等作为评价因子,构建滩涧山金矿遥感综合成矿模式,指导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的金矿遥感成矿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秦川沟-千枚岭、万洞沟、独龙沟3个地区具有较好的金矿遥感综合成矿条件.通过野外查证和采样化验证明:秦川沟-千枚岭滩涧山群(O2ST)板岩及石英脉中的Au:0.30×10-6;独龙沟北段滩涧山群(O2ST)绿泥石化安山岩中石英脉样Au:1.22×10-6;独龙沟南段断裂带内滩涧山群(O2ST)绿泥石化安山岩及凝灰岩矿化带Au:0.37×10-6;万洞沟断裂带内滩涧山群(O2ST)安山岩夹凝灰岩矿化带中Au:0.48×10-6.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线索.因此,应用滩涧山金矿(典型矿床)的遥感综合找矿标志模式在柴达木北缘成矿带(同一成矿带)进行遥感找矿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作为一种地质找矿方法在西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鞠崎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1):13-14,68
在分析区域构造对大武煤田含煤区控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盆地基底和聚煤期古构造的演化,探讨了沉积特征及占构造对大武盆地聚煤作用的影响,为今后本区开展找煤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认识木里煤田煤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踏勘及钻井等资料分析,对木里煤田西部地区聚煤期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古地理特征及聚煤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木里煤田西部地区中-下侏罗统可划分为4个3级层序;中侏罗世早-中期(即层序2-层序3沉积期)是整个木里煤田西部的主要聚煤期,沉积相多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浅湖相为主,物源主要来自于NE向;其中以中侏罗世早期的聚煤环境最好,形成了聚乎更聚煤中心;中侏罗世中期成煤环境相对变差,煤层厚度变薄层数增多,聚煤中心西移至雪霍立、哆嗦公玛。沉积相及古地理特征对聚煤作用具有显著的影响和控制,这一认识对木里煤田西部煤及煤系矿产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