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以五道梁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更新数据为基础,以渐新统雅西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汇水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原始数据进行了参数统计,通过相对丰度、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了地层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元素间的亲疏关系,进一步浅析了地层在成矿中的作用.认为雅西错组高钙碳酸盐岩建造环境显著,Ba、Sr、Ag、As、Cd、Mo在地层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地层有一定的含矿性,其中Ag趋向于与黏土岩伴随的硅质砂岩类中,其他在碳酸盐岩中.在后期岩浆热源作用下,主要成矿元素能进一步富集成异常或成矿.  相似文献   
2.
达达肯乌拉山铅锌矿床位于柴北缘成矿带南部,是近年来在泥盆系牦牛山组陆相火山岩中新发现的矿床。笔者对矿区00勘探线上3个钻孔岩心样数据,运用格里戈良原生晕分带指数法和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研究了原生晕特征。研究表明,Mo、Cu是铅锌矿体前晕,Sb是近矿晕,Au、As、Ag是矿尾晕;垂向分带序列由下向上为Ag→As→Au→Pb→Zn→Sb→Cu→Mo,序列具反向分带特征,铅锌成矿成晕是多次叠加的结果;矿(化)体轴向深部有前、尾晕叠加共存的重要信息,推测存在隐伏矿体。综上建立了该矿床深部找矿预测的成矿成晕模型。  相似文献   
3.
青海金矿可分为破碎蚀变岩型、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叠加型和砂矿型等。矿床形成时代较为连续,最早形成于早古生代,最晚形成于新生代,其中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形成矿床的两个高峰期;晚古生代矿床主要分布在柴北缘,中生代矿床主要分布在东昆仑、西秦岭及北巴颜喀拉一带,岩金矿地理上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北广大地区。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是青海的主要类型,受构造控制明显,区域性深大断裂及次级构造控制了金矿田、矿床的产出和展布。依据金矿田、矿床及成矿信息划分了19个金矿集区。通过分析矿集区、矿化信息和区域成矿条件,提出了10个金成矿远景区,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信息集成、研究程度等因素,认为苏干湖—锡铁山、赛什克南—叉叉龙洼、祁曼塔格、磁铁山—智玉、同德—同仁等5个金成矿远景区最有前景。这5个金成矿远景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北部和中部,涉及柴北缘成矿带(Ⅲ-6)、东昆仑成矿带(Ⅲ-8)和西秦岭成矿带(Ⅲ-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