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下更新统猞猁组 1.岩性特征。主要由灰白色、黑灰色含卵石砂砾石夹含泥中细砂层构成,厚5m~7m。卵石含量约占5%左右,最大直径5cm,多呈次棱角状,主要由脉石英及酸性火山岩构成,脉石英表面见有溶蚀现象。  相似文献   
2.
区内蛇纹岩见于东宁县道河镇黑瞎子沟一带,呈正地形出露于黑龙江岩群中。黑龙省地矿局(1975年~1979年)在进行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时,  相似文献   
3.
区内兴东期中深变质岩系为古元古代塔东岩群,主要分布在宁安市尔站三林场、苇芦河林场附近,面积约50km2,分布不连续,呈北西向展布。区内塔东岩群的中深变质岩,其变质作用程度较强,由于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的影响,使得原岩结构、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永新金矿床的发现是多宝山矿集区外围地质找矿取得的一项新成果.矿床赋存在早白垩世火山盆地与古生代糜棱岩带接触地带的一个浅成相和潜火山岩相小侵入体及岩脉密集分布地段.潜火山相的潜英安岩、潜流纹岩等形成于成矿前或成矿期,受蚀变矿化;浅成相的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等形成于成矿后,破坏矿体.金矿体及矿化主要赋存在隐蔽爆破作用形成的蚀变角砾岩体中,其次赋存在蚀变角砾岩体外侧的糜棱岩类围岩中.该矿床的发现显示在黑龙江省西部的古生代糜棱岩带中存在与早白垩世火山作用有关的潜火山热液型金矿,也表明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老矿区的外围仍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