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篇
综合类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的关系》[1]这篇论文的前半部分中,作者统计分析了1877年至1976年我国大陆≥7级地震和太阳黑子资料,试图找出太阳黑子年平均相对数(即年平均伏尔夫数)、太阳活动11年周期极值期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统计中的假设检验部分出现了原则性错误,由此而得出的一些结论——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结论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下面就这一问题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2.
月亮运动不均匀性与地震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地震与月亮运动的关系必须考虑到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本文着重讨论了地震与月龄和月近地点龄,地震与月相的统计中涉及到的月亮运动的不均匀特征,其结果对于地震与月亮运动以及其它月地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1—20太阳活动周我国地震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 1.≥5级深源地震(不包括余震)震级与lgR月线性相关。 2.全国≥6级浅、中源地震一般在太阳活动11年周期极大年后第2、3、4年活动明显增强,其中第3年尤为显著,≥7级浅、中源地震活动在极大年后第3年加剧;大陆地区≥6级浅、中源地震活动一般也在这三年明显增强,台湾地区≥6级、≥7级地震都在M+3年活动最剧烈。 本文还对太阳活动影响我国地震的物理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潮汐应力张量出发,求出浅源地震的日月潮汐最大剪切应力和流体静应力的表达式,讨论了它们位相间的关系。指出:通过统计得出的不同类型地震序列的潮汐位相组合特征,这两种位相有本质联系。鉴于这两种位相的关系较为复杂,故有必要分别研究它们与地震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