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早元古代老岭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榴皱组合,由斜卧诏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相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诏皱和轴面招劈理、膝折面理组合。Ⅰ、Ⅱ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固Ⅲ世代构造的改造,现今多变位为北东东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老岭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为主导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吉南早元古代集安群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巍 《吉林地质》1994,13(3):39-45
早元古代集安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褶皱组合,由平卧褶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褶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褶皱和轴面褶劈理、膝折面理组成;Ⅰ、Ⅱ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因Ⅲ世代构造的强烈改造,现今多变位为东西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集安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为主导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辽宁连山关地区早元古代辽河群构造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吉林临江地区早元古代老岭群叠加变形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元古代老岭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殊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褶皱组合,由斜卧褶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褶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褶皱和轴面褶劈理、膝折面理组合。Ⅱ、Ⅲ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因Ⅲ世代构造的改造,现今多变位为北东东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老岭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  相似文献   
6.
营口—盖县地区早元古代辽河群经历了三个世代的构造变形。第一世代为枢纽近南北向的具轴面片理的平卧层理褶皱;第二世代为与第一世代近共轴的具轴面褶劈理的近水平直立片理褶皱;第三世代则为东西向的倾竖片理褶皱。  相似文献   
7.
连山关地区早元古代辽河群主要经历了两期区域变形,形成了两个世代的变形构造组合。早期为塑性-准塑性固态变形构造组合,由多种位态的层理褶皱、结晶片理、矿物拉伸线理和韧性剪切带组成,并以大型平卧层理褶皱及其枢纽与拉伸线理互相平行为特征;晚期为难塑性固态变形构造组合,由中小型片理褶皱和轴面褶劈理组成,同早期褶皱近共轴叠加。  相似文献   
8.
该文概述了国外学者对板块构造与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关系的论述。认为,板块构造理论的适用范围正由早元古代向太古宙地质扩大,板块构造不仅在空间上支配着当代地球,而且将在时间上控制地球岩石圈的全部演化过程,从而在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劳伦(laurentia_)古陆由北部的太古宙地壳省和南部的早元古代初生地壳省组成;六个太古宙省由相互交叉的早元古代造山带焊接起来,其机制和形式都可同古生代的复合大陆的拼合相对比;将这些造山带解释为产生于洋壳俯冲的碰撞带同它们的沉积、构造,变质和岩浆作用的不对称性是一致的;劳伦古陆的太古宙省的拼接过程仅仅持续了大约150Myr;南部的早元古代造山带包括宽阔的早元古代初生地壳的增生,属于增生带,它们以同相邻的太古宙省“紧密”缝合为特征,并没有介入的洋内残余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