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广西的地壳发展历史,自泥盆纪至二叠纪,沉积建造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数千至上万米,各地厚度不一,其分布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且地处低纬,具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7—23℃,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比我国或世界平均降雨量均高出一倍多。在岩溶地貌的气候成因分类上称为热带岩溶,不论是地表或地下岩溶都特别发育,尤以桂林山水闻名于世,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岩溶地貌在振兴广西经济中,不仅是一项富裕的旅游资源,而且对工程建设、矿业开发、工农业用水和农业上因土种植、因土施肥都有密切的关系和研究价值,并引起有关部门和岩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发表了许多论著。但迄今对诸如下面的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1.广西各种岩溶地貌类型在平面上是否有分带性?有人将广西境内的岩溶区分为三个大致成北东向的岩溶地貌带;有人却认为峰林和峰丛无论在乎面上或垂向上都是相间分布的,很难建立严格的分带性和演化系列。2.关于各类岩溶地貌的演化模式,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较多的人认为存在一个由峰丛到峰林,再由峰林到孤峰的逐步演化过程,代表岩溶发育从不成熟到更成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