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360篇
大气科学   317篇
地球物理   484篇
地质学   1419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堡凹陷为典型的陆相断陷湖盆,凹陷北部老爷庙地区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充分利用南堡凹陷岩心、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对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三段沉积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东三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3种沉积体系类型.从低位体系域(LST)到高位体系域(HST),扇体展布范围呈现“大-小-大”的演化特点,扇三角洲沉积中心总体上由东向西迁移;区内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演化的控制作用显著,同沉积断裂的活动性差异控制了扇体发育的规模和位置,构造坡折带控制着沉积相带纵向分异特征,构造古地貌单元的空间配置控制着沉积微相的规模和形态;在此基础上,在研究区内识别出梳状断裂式、转换带式、滚动背斜式和多级断阶式4种砂体空间分布样式,对该区沉积模式的建立和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豆酶解蛋白对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饲料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1.0%、1.5%、2.0%、2.5%、3.0%、3.5%和4.0%大豆酶解蛋白,配制8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56 d。【结果】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2.0%—4.0%添加组(P0.05);1.0%和1.5%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1.0%和1.5%组蛋白质沉积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肌肉磷含量(P0.05),3.0%组最大;1.0%、1.5%和2.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P0.05),添加1.0%~3.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酚氧化物酶活性(P0.05),2.5%和3.0%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1.0%和1.5%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2.5%组最大;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1.0%组累积死亡率最低。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未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剂量高于3.5%可导致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结论】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不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高于3.5%添加组的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深度学习在时间序列分析挖掘中的应用、深度学习的概况与特征以及深度学习方法的最新国内外应用,特别是在海洋信息挖掘预报中的新应用;给出了典型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原理、结构与训练方法,随后给出针对海洋环境信息提出的3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分析了方法的先进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海面风不仅是驱动上层海洋运动的主要动力, 其能量也是维持海洋表层流动的主要机械能来源。为了分析南海表层流风能输入的变化, 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1901—2010)资料估算了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表层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结果表明, 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和表层非地转流输入的能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 110年间分别减小了约56%、65%和49%。导致风能输入减小的最主要因素是风应力的减弱(减小了35%)。由于南海受季风系统的控制, 风向表层流及其各成分输入的能量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风能输入最强, 高值区位于南海西部及北部区域, 呈一个显著的“回力镖”状结构。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南海环流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70个土壤剖面资料,结合1∶5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气象监测数据等资料,利用地统计学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11±2.19%,变异系数为70.72%,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海拔、土地利用、气候和坡度6个环境因子对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的综合解释能力为47.9%。其中,土壤类型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能独立解释其变异的36.0%,海拔和成土母质分别能独立解释28.5%和15.8%。气温对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影响比降水量更加显著,从而造成了广西土壤有机质整体呈南低北高的趋势。同时,土壤有机质对气温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雨量的制约。此外,研究区农业耕作管理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南省新郑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高度重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进行投资,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投资积极性.该市通过强化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收购储备土地6780亩,成功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6宗,面积761亩,成交价款7644万元,为政府增加土地纯收益4000多万元,做活了城市经营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晚白垩世王氏组的沉积相划分为五类:湖盆陡岸浊积扇相、洪积扇沉积相、滨—浅湖前缘斜坡相、次深湖相、湖湾相。并对其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王氏组沉积特征所反映的沂沭断裂带之活动特点是:先为徐缓的脉动,而后是陡然激烈的断陷,故造成了补偿性沉积与超补偿性沉积的叠置。王氏组砂岩平均化学成分表明:马站盆地具弧后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舰艇心脏”的舰艇动力装置,下一个世纪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据权威专家分析估计和初步预测:21世纪的大多数水面舰艇将采用耗油少而功率大的热循环船用燃气轮机,以取代目前简单循环的燃气轮机。与此同时,将有部分舰艇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常规潜艇将陆续采用各种不需空气的动力系统,包括斯特林型、TNSW 型和燃料电池型;那种潜艇水下航行单纯依靠蓄电池提供动力的时代将告结束。舰用超导电力推进和舰用电磁刀推进的应用研究,美国最先起步;日本则后来居上。自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在试验室里首次发现超导现象至今80多年的  相似文献   
9.
疯狂的卷入1964年6月真是个多事的月份。在檀香山,美国政府召开了第十次会议。会上,年初刚当选为总统的林顿·约翰逊拍板:继续奉行他的前任肯尼迪总统的既定政策,“逐步扩大”侵越战争。没过几天,威斯特摩兰将军便接到命令:接替哈金斯,担任美驻南越部队司令。这位新司令当时并没有想到从此他会掉入越战这个泥淖之中,并且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踌躇满志的威斯特摩兰下令:对越南武装力量予以致命打击,并狠狠地教训越南北方。7月30日这天,几艘南越海军鱼雷艇神不知鬼不觉地驶出岘港,随即高速向越南北方沿岸水域飞驰;在其后不远款款而行的是美海军“马多克斯”号驱逐舰;而  相似文献   
10.
对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生物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分属于鱼、虾、贝、藻的10种海洋生物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利用邻苯二甲醛与GSH反应构成的荧光体系,在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25nm的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9.22%-99.69%,变异系数为2.16%。应用此方法测得10种海洋生物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为: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0.399mg/g,银鲳(Pampus argenteus)0.352mg/g,大海鲢(Megalops cyrinoides)0.561mg/g,尖紫蛤(Sanguinolaria acuta)0.289mg/g,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n)0.287mg/g,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0.892mg/g,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434mg/g,囊藻(Colpomenia sinuose)0.221mg/g,石莼(Ulva lactucal)0.727mg/g,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0.137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