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元素循环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硒(Se)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和动植物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选择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Se元素数据基础上,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等土壤硒输入端元,以及植物收割、下渗水等输出端元样品,计算土壤Se输入输出通量,研究土壤硒循环特征,并预测土壤Se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发现:研究区总体上为土壤低Se区,Se不足和潜在Se不足面积占总面积的35.20%;土壤Se的主要输入途径为大气干湿沉降,可达总输入量的70%~90%,主要输出途径为土壤下渗水,约占总输出量的73%;研究区土壤Se为净积累状态,预测表明20年后土壤Se不足和潜在Se不足面积将从目前的35.20%下降到31.7%。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松嫩平原南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元素含量变化和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湿地土壤元素分布分配的地球化学规律。通过湿地的环境变化对土壤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从地球化学角度,分析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一、土壤有机碳研究的意义 土壤碳库的稳定、增长或释放都与大气CO2浓度变化密切相关。与自然土壤相比,农田土壤在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在自然因素和农业管理的作用下,农田土壤碳库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而且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及其周边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碳、有机碳密度、储量的估算,研究该地区20a来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扎龙沼泽湿地区0-100cm土体的有机碳密度约为37884t/km^2;当沼泽地退化为草地或围垦为耕地后,土壤中有机碳的损失率高达66....  相似文献   
6.
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扎龙湿地为对象,根据表层(0~20 cm)土壤与深层(150~200 cm)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分析结果,计算了研究区有机碳单位储量,研究了湿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布和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差异,对比了20年来湿地土壤中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湿地土壤中有机碳处于增加状态,说明湿地是“碳汇区”.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大气降尘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生 《物探与化探》2011,35(4):536-540
采集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大气降尘样品,以农村、城镇、城市为单元对降尘通量与指标含量特征进行了探讨。对大气降尘中20种指标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较,Hg、Cd含量在大气降尘中显著富集;以A l为参考元素计算表明,Cd、S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具有较大的富集因子;主成分分析各指标的主要来源为人类活动、地表尘土与人类活动叠加、区域扬尘。  相似文献   
8.
一、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工作进展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周期为4年,共分4个层次开展,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总体综合评价。目前,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基本完成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阶段的野外工作。共采集土壤样品104322件,水样516套,布大气干湿降尘166个采样点。样品分析工作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黑土的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了测区8.15万km2内元素分布特征及不同土壤类型中元素含量特征。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中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松嫩平原南部的黑土类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较丰富,而有毒有害元素含量较低,土壤呈中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测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的一级土地质量占调查区总面积的96.08%;农业用地的黑土区域均属于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净土,有利于农业种植。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沼泽湿地属于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条件。为了选择适合沼泽湿地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在松嫩平原西部扎龙保护区开展了方法试验,采样介质主要采取沼泽湿地区的表层腐殖泥和基底冲积土2种介质。通过对比试验,反映出沼泽湿地区表层的腐殖泥是代表该景观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腐殖泥样品中的OrgC、N、S、Se、Hg、TC、U、Br、Au、TFe2O3、Bi、Cr、Ag、Li、Y、Mo、Cu、Sb等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基底沉积物样品。这与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相吻合,而腐殖泥下部的冲积成因的基底物质属于外来物质,不能反映目前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由此确定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最佳采样介质为表层的腐殖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