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章通过建立福建平和矾山三维遥感影像和线环构造解译标志,对区内芦溪—霞寨断裂、坪水断裂等典型断裂以及钟腾破火山口进行了解译。基于三维遥感影像可较好地识别构造解译标志,提高遥感构造解译的精度,降低解译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35个城镇为研究对象,选取表征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12项指标和4个时间截面,运用主成分分析、ESDA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空间动态的角度对城镇密集区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自1995年以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总体经济空间差异还较大,但有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3.
改性煤系高岭土矿粉填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煤系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通过相对富集,超细粉碎、表面改性处理等方法,得到一种橡胶填充剂MUCKP。用它代替通用炭黑作为橡胶的补充填充剂,制备了胶片,对填充后的橡胶进行了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用于天然橡胶时,当填充剂粒度小于400目时,已有较好的补强作用,其主要性能指标类似于通用炭黑,可以部分等量替换碳黑作为橡胶的补强填充剂。取代量在20%~25%之间。  相似文献   
4.
笼式避雷网可以是单独制作的金属网架设在被保护的建筑物上方,也可以是利用建筑物本身屋顶上的混凝土楼板构件内的钢筋网.这种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大楼的建筑结构,把避雷装置与建筑物本身完美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既有最佳的防雷效果,又经济、牢固持久和美观.  相似文献   
5.
提要:油气成藏年代学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钻井岩心样品的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定年和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多期次油气成藏的时间和期次。含油气砂岩自生伊利石年龄以较宽的时间域分布在178~108 Ma,测年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指示二叠系原生油气成藏时间主要集中在175~155 Ma和145~115 Ma两组主值年龄区间,相应的峰值年龄为165 Ma和130 Ma。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其宿主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路径的投影关系表明,二叠系不同层段共同经历了与90~78 ℃和125~118 ℃两组统计峰温相应的162~153 Ma和140~128 Ma两期原生油气成藏事件,其中的上二叠统则还经历了统计峰温接近98 ℃、峰值年龄接近30 Ma的一期次生油气成藏事件。由此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不同层段在中生代早—中期的多旋回沉降增温过程至少经历了165~153 Ma和140~128 Ma的两期原生油气成藏作用,上二叠统则在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后期抬升改造阶段的构造动热转换过程经历了接近30 Ma的一期次生油气成藏作用。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近纪以来受昆仑山断裂活动影响,地震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与地震活动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 负荷构造、火焰构造、球—枕状构造、地震角砾、震裂缝、层内震褶曲和同沉积微断层等。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实测剖面、点上解剖和样品测试分析,初步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区分别于1.8—1.2,Ma、0.8,Ma、0.15,Ma发生过3次强烈构造活动,这些事件均伴随强烈的古地震活动,作为这些隆升事件的沉积和构造响应,盆地更新统中形成了一系列典型软沉积物变形以及相关的震积构造,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板内不均匀隆升过程及其隆升构造—地震—沉积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边坡声发射监测系统多采用C/S架构,数据展示和分析以客户端软件为主,缺少浏览器端三维场景构建,在系统兼容、升级拓展、数据共享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有待提升,且声发射相关业务的动态效果仿真也存在一定的探索空间。鉴于此,以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边坡、江西省新余市某矿山边坡为例,基于SpringBoot前后端分离的服务架构和Cesium三维可视化平台,设计并构建了B/S架构下的边坡声发射监测系统,解决了多源多维异构数据的融合、发布与可视化以及探头扫描和声源扩散的动态效果仿真等技术问题,实现了三维场景可视化、监测数据管理、在线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设置等功能,为边坡地质灾害在线智能监测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的示范性应用。  相似文献   
8.
秦岭造山带南缘存在大片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荞麦冲金矿的正长斑岩脉体呈北西向侵入基性火山岩地层中。本文通过对该正长斑岩脉体中的岩浆岩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定年结果: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可以分为2期,相对应的2件正长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15±7)Ma、(477±6)Ma,前者属于晚志留世时期,后者为寒武纪到早奥陶世时期。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具较高的Si O2含量(75%),里特曼指数δ=1.59,高Al低Ti的特点,Eu和Sr具有明显负异常,为钙碱性脉体。正长斑岩的Hf同位素检测结果得到εHf(t)全部为正值,其变化范围较大(3.4~11.8),说明岩浆主要来自亏损地幔,个别εHf(t)异常,推断岩浆上侵过程中混入少量地壳物质,从而显示壳幔混合特征。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表现为稀土总量很高(∑REE=149.62×10-6~321.55×10-6),轻稀土强烈富集型,呈现出高度分异的特点。研究表明,在早古生代时期,区域上为板内裂解的构造环境,使软流圈地幔上涌冷凝形成基性岩地层,正长斑岩脉体在侵入基性岩形成过程,从地壳深部的Au带入地壳表层,为地层Au的预富集,后期剪切成矿作用提供了Au的物质来源;正长斑岩脉体形成时代的厘定,确定了该区金源层形成时代,对后期金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在地物精细探测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实现弱缓信息的提取。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福建矾山高植被覆盖铜钼矿区重金属铜铅等元素与覆盖植被光谱胁迫相关性。通过对比分析矿区与非矿区典型植被光谱特征,在光谱特征分析结果基础上得出矿区典型植被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重金属元素胁迫,并造成光谱曲线发生变异。在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植被地球化学数据建立重金属与植被光谱胁迫相关性数学模型,提出矿区重金属与覆盖植被胁迫相关性。依据该模型可获得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最终实现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高植被覆盖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多组分反应溶质迁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多孔介质中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行为的模型有两类:一为溶质的多组分水化学平衡模式;二为溶质的水动力迁移模式(对流-弥散模式)。对这两类模型进行了回顾,着重介绍了近年来两者耦合模型的发展,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