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9月13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视频动员大会之后,山西省立即贯彻执行,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9月15日召开全省动员大会,3日内做到了组织机构、方案部署、安排动员"三到位".  相似文献   
2.
3.
某深基坑工程边坡变形失稳致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支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变形沉降增大、边坡有失稳滑移的危险状况,采用场地水文地质特性调查、边坡支护方案模拟计算与施工监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场地中对施工扰动敏感性强的原状粉土和粉细砂层的沉降是导致基坑边坡失稳的主因,采用土层锚拉加固方案取代对地层扰动较大的注浆排险方案,确保了基坑安全开挖和边坡的最终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外源最佳铁镍离子组合对煤发酵产气过程的影响机理,以陕北大柳塔褐煤为例,对不同含量的铁镍离子分别进行煤发酵实验,优选出单一离子的最佳含量,进一步通过二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法确定铁镍离子的最优组合,利用气相色谱、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线光谱分析仪等手段对添加最优组合质量浓度的实验组和空白组(不添加两种离子)产气过程的发酵液及反应前后的煤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e2+、Ni2+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0.005 mg/L,Ni2+的添加存在明显的低促高抑现象;添加最优Fe2+和Ni2+组合的产气量相较于添加单一Fe2+、Ni2+分别增加了13.64%和20.69%;实验组的pH值、挥发性脂肪酸含量VFA及OD600相较于空白组的变化均提前3 d达到峰值,且煤的大分子结构得到更加充分的降解。最后分析了铁镍离子组合对产甲烷过程的影响,阐明了两种微量元素对于促进煤发酵产甲烷的内在机理,研究成果为提高次生生物成因气的产量及产气效率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效实用的预处理方式对提高甲烷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单一的预处理方式往往较难获得满意效果,尤其是针对组成成分复杂的褐煤而言,对其后续产甲烷性能的影响更是存在不确定性。为探讨不同联合预处理对褐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以1.00%HCl+5.00%H2O2(1号)、6.00%NaOH+5.00%H2O2(2号)、1.00%HCl+10.00 g木质素酶(3号)、6.00%NaOH+10.00 g木质素酶(4号)、5.00%H2O2+10.00 g木质素酶(5号)等不同联合预处理褐煤为实验组,未经预处理煤样为对照组(6号),在适宜菌种来源和环境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实验。利用比色法、气质联用法、扫描电镜等对联合预处理产甲烷过程中的糖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煤降解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不同联合预处理均可以增加褐煤发酵产甲烷量。4与5号联合预处理效果较好,累积甲烷产量分别是20.36 mL/g与8.83 mL/g,相比6号对照样分别提高了24.24倍与10.51倍。②各实验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反应前后菌液pH波动值小。③反应初期3号实验组多糖含量最低(0.37 μg/mL),6号多糖含量最高(2.15 μg/mL),且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总体趋势。④ 2、3与5号实验组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保持较高值,且反应末期各产气组糖类含量均不为零。⑤不同联合预处理均可以促进乙酸、丁酸的降解并提高产气率。不同条件下的褐煤产甲烷量与转化率变化特征,证实了联合预处理煤增产生物甲烷的有效性,可为煤制生物气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的牛缘     
儿时放牛识其形,成年效牛悟其性,而今画牛彰其魂,旨在弘扬牛精神.我家在太行山农村,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中有一头大黄牛.它体如山,力无穷,形容朴实,器宇轩宏.我叫它"黄哥",并主动承担起了放牛的营生,边放牛,边念书,与牛为伴,与牛为友,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牛共度了快乐的童年. 参加工作后,还常想起牛,常回忆起在牛背上唱歌、看书,拉着牛尾巴上山、过河的情景,并常领悟牛的品性,那种俯首孺子不逞强、纯良温驯时亦犟、劳瘁奉献不居功、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做工、参军、从政的生涯中,我以牛为师,以牛为鉴,对牛的感悟就又增添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白腐真菌预处理对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以预处理长焰煤为实验组,未经预处理煤样为对照组,在适宜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实验。利用重铬酸钾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产气过程中的COD(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辅酶F420活性及煤形貌变化等进行阶段性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总产气量和碳转化率分别是2 322.0 mL与5.10%、1 330.2 mL与4.70%,且实验组初始产气时间明显提前;实验组降解更为彻底,两者COD值分别是32~176 mg/L与576~609 mg/L;实验组与对照组辅酶F420活性最高值分别为0.011 72 μmol/L和0.007 97 μmol/L,且其活性受TOC(总有机碳)含量和产酸细菌的影响;预处理和产气结束后,实验组煤样表面更加粗糙,微生物吸附位点和吸附量也更多,且有菌簇的形成。实验证实,白腐真菌生物预处理在提高煤厌氧发酵产气量与碳转化率方面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和可适用性,有利于煤层生物气资源的产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临近建筑物有限宽度土体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怀文  吉晓朋  车东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6):312-315,323
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假设和极限平衡理论,将有限宽度土体折算成等效容重的半无限大土体,使二者水平向土压力一致,利用支护软件进行了神华大厦有限宽度土体基坑工程的设计,并在设计中应用了大角度锚杆及局部双排桩.经变形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支护效果良好.类似条件下的支护工程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巨型构筑物地基中软弱夹层物理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坝为参照物,对巨型建(构)筑物地基中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参数E、μ、c、ψ进行反演分析,通过建立两个目标函数,合理模拟大坝及基岩软弱夹层的弹-塑性蓄水加载过程,基于罚函数、复合形法等优化手段,对在工程中能否利用反分析法得到合理的E、μ、c、ψ作了较好的论证。  相似文献   
10.
依托北京某基坑工程,针对桩锚支护结构,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护坡桩截面刚度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力学性状与形变的影响,给出了优化护坡桩截面刚度的建议。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以及实际工程的监测验证了截面刚度优化后支护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