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四川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为一套含煤层系。基于岩芯观测、沥青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沥青产状描述,发现泥质烃源岩与砂砾岩储层裂缝中广泛发育固体沥青,这些固体沥青是黏稠状原油裂解的产物;应用三芳甾烷分子标志物对比证实,该原油是由煤系泥质烃源岩中藻类为主的有机质生成的,从烃源岩排出过程中因黏稠度高而残留于运移通道中,成为排烃通道的识别标志。结合须家河组超压发育演化,建立了该层系超压驱动下烃源岩的排烃通道模式,烃源岩排烃可以分为时空上连续的两个过程,即油气初始凝聚于微裂缝和其后经(微)裂缝的排放。初始凝聚过程中烃类的相态、通道与排驱动力学还知之甚少,(微)裂缝排放通道主要由顺层理面及穿层的水力破裂缝组成,强超压与构造应力是(微)裂缝排放通道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由此推断超压水力破裂缝与构造裂缝是烃源岩排烃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