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京下蜀黄土的非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蜀黄土分布在不同高程的多种地貌单元, 如山顶、阶地、山麓及盆地, 由黄土层和红土层两部分组成, 具有成分和结构差异, 尤其是水稳定性。它是-种非均匀性土层。当其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或开放性状态时, 土层出现非饱和状态和负孔隙水压力, 产生较大的基质吸力。工程施工中, 可利用这-特性, 但必须控制各种向下净流量, 以抑制土体饱和度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牛头山区位于我国福建省龙海县白塘村之东部约1公里处,濒临东海,面积0.7平方公里,与澎湖列岛、台湾岛隔海相望(图1)。区内分布有新生代佛昙群玄武岩,景观瑰丽,吸引着不少地质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热岛效应演变趋势与城市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卫星遥感信息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运用2001年、2006年2个时期的NOAA/AVHRR遥感数据,和同期的CBER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辅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成都市主城区2001-2006年间的城市热岛效应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扩展情况以及热岛演变与分布特征、城市功能区类型演变等对地表温度空间变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06年成都城市规模较之2001年明显扩大,以二环、三环路为基本框架的圆状城市布局,转变为沿南北中轴线及卫星城市连接公路方向不断延伸、成都西南西北三环路外新的高新工业区不断发展的城市布局.(2)2001年至2005年成都城市绿化面积逐年上升,使得二环路内热岛强度普遍偏低.(3)从2001年至2006年,随城市区域的扩大,成都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热岛温差达8~9℃,局部地方极值达10℃,新的工业园区成为新的热岛中心.  相似文献   
4.
南京附近古砾石层的地质特征与工程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京附近的古砾石层是该地区新生代重要地层之一。本文侧重研究它的某些地质学特征、物质成分、成土-成岩作用及工程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