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从西方的经济理论到中国封建社会实践,土地都是商品,具有交换价值和价格。时至今日,土地市场化已经由区域到全国、由初级到高级、由分散到规模,呈现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地产收益连年攀升。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2005年为5884亿元,2006年为7677亿元,财政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但前进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也很多,国土资源闲置浪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4日,绥化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了开发区分局正、副局长及国土资源所所长职位竞争上岗演讲答辩大会,继续深化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创了该市国土资源系统公开选拔任用干部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省厅党组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树形象”活动的总体安排,2012年8月,我局新班子组建后,紧紧围绕“统筹履行‘三保’使命、不断创新国土资源管理”这一中心任务,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主线,按照“清职权、查风险、定措施、建制度、控权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本地化、部门化、长效化的路径。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近一年的努力,建立起“目标管理、流程控制、制度约束、预警问责以及人本发展”的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全面打造了阳光国土、廉洁国土、平安国土、服务国土、和谐国土,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纪委、市纪委的充分肯定。我局被确定为省委廉控工作重点联系单位,  相似文献   
4.
4.优化配置的艰巨性 一是耕地占用量大,市场配置程度低,空间明显缩小。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是当前国土资源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土地市场配置的基本目标。但从多方面分析,守住这条红线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前20年平均每年减少的数量和未来14年所可支配的平均数相差悬殊。1996到2006年10年间,土地净减少1.2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230万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新班子组建以来,伊春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己任,以规范国土资源管理为主线,认真落实省厅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要求,较好地解决了一批长期积淀的矛盾问题,并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重要指标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年实现土地资产总收益6359.61万元;工作得力,有为有位,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市政府先后召开两次常务会议和两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局起草的两个《管理意见》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贯彻落实国务院31号文件,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促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工作效能,创新管理模式,按照绥化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安排,调研组一行5人利用12天时间,对福州、厦门、芜湖、临沂等地土地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伊春市被誉为"中国林都"、"红松故乡"。近年来,伊春市国土资源局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中,始终做到"权力在哪里,监督就在哪里;改革到哪里,制度就完善到哪里。"十分注重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度融合和思路、路径、措施的创新,大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面打造阳光国土、廉洁国土、平安国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新路子,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纪委的充分肯定,成为全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6日至8日,笔者带领伊春市国土资源局有关科室人员,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参加了2011(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暨展览会。这次大会,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找矿突破”为主题,包括高峰论坛、行业展览和专题活动三部分内容,是一个集会议、展览和专题活动于一身的矿业界对话、交流、合作的重要年度盛会。作为首次参加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国土资源管理者,笔者一行人对此次空前盛会有着非比寻常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保红线、保增长的矛盾空前凸显。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年初工作会议要求,有效破解“双保”难题,进一步提高项目供地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伊春经济转型和全省国土工作大局,笔者于2010年5月中旬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和乌海、宁夏银川和石嘴山、四川成都、辽宁大连庄河等6个城市“取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