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亚洲大陆主体板块和太平洋块板相撞,在大陆一侧引起了岩石圈活化——岩石圈变形——岩石圈破裂的演化过程,下辽河裂谷及其系统是上述一系列变革的近期产物。下辽河新生代裂谷,是我国东部边缘呈北东方向延展、切穿了不同构造单元、长达数千公里呈断陷带的一个局部区段。谷内沉积了巨厚的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拉长减薄大地构造环境下的火山—沉积建造岩系。近期,裂谷东部山区继续抬升,以及谷区的第四系东厚西薄的差异沉降和顿繁的地震发生,说明谷区拉张减薄的机制仍在运转。  相似文献   
2.
辽东早元古宙超镁铁质-镁铁质火山岩的发现,为辽东早元古宙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以及大地构造环境恢复提供了新的依据。地层-岩石组合序列研究表明,辽东早元古宙由大陆裂谷向陆缘裂谷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初萌—发育—隆起的发育阶段,与这一演化相对应,岩石圈壳层发生了拱陷-拉张-减薄-叠置增厚等岩石圈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以地幔岩浆活动为特点的开放体系是制约辽东早元古宙非金属、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床形成的初始原因。  相似文献   
3.
辽东半岛早元古宙北部辽河群中层状基性岩发育广泛,与上覆层状岩系呈沉积接触关系,并发现多处枕状熔岩。层状基性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层状基性岩是辽河群早期沉降阶段的海相拉斑玄武岩。辽东半岛早元古宙海相拉斑玄武岩的发现,将改变对辽河群下亚群火山—沉积建造内涵的传统认识,表明其产出为大陆边缘或类似弧后盆地的大地构造环境。这将为重新认识和评价辽东半岛早元古宙金属矿床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辽东半岛枕状熔岩位于辽河群大石桥组底部的变质基性岩中。呈椭球状个体,具白色硅铝质外壳。岩枕分带明显,由外向内可分为枕壳、冷凝边、枕内相。枕状熔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是海底玄武岩的产物。枕状熔岩的发现为揭示广泛发育于辽东半岛早元古宙变质基性岩的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