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产能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然 而,为兼顾油田的开发成本与开采效果,海 上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注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多层开采下产能预测十分困难,特别是中高含水期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后的产能预测。以地质、油藏、测井、钻完井等多专业相融合为突破口,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系统总结了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的主控因素:宏 观 上,受 沉 积 环 境、成岩作用和成藏过程中的差异充注等地质因素控制;微观上,受油 水 渗 流、流场分布和压力变化等开发因素影响;同 时,产 能 与 工程因素的完井方式相关。通过建立由多元主控因素定量耦合的产能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海上多层砂岩油藏定向井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新方法,并通过目标油田实际投产井的验证,表明新的预测方法准确度较高,精度达到89%。   相似文献   
2.
查明煤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对于煤层气开采及井下煤矿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测井及地震是煤层裂缝的地球物理识别的有效手段,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MG区块,利用电成像、电阻率、密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中子孔隙度和阵列声波等测井曲线对8+9号的煤层小尺度裂缝的地球物理响应进行了描述;利用OVT(Offset Vector Ti...  相似文献   
3.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目标逐渐由常规储层转向非常规储层。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砂岩储层纵向叠置、厚度薄、横向变化快,传统的反演技术无法满足薄储层精细预测的要求。波形指示模拟基于波形相控的思路,利用地震波形代替变差函数分析储层的分布特征,可以实现非阻抗参数模拟,是一种高精度反演技术。综合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基于自然伽马曲线,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MG区块进行了波形指示模拟,刻画出目的层砂岩储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波形指示模拟具有较高的横、纵向分辨率,反演结果与钻井吻合度较好,与地震波形相关性强,能够反映储层的空间变化情况,且比较符合研究区的地质沉积规律。因此,波形指示模拟作为一种更高效的反演方法,为薄层、薄互储层的精细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对气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产能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然而,为兼顾油田的开发成本与开采效果,海上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注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多层开采下产能预测十分困难,特别是中高含水期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后的产能预测。以地质、油藏、测井、钻完井等多专业相融合为突破口,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系统总结了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的主控因素:宏观上,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成藏过程中的差异充注等地质因素控制;微观上,受油水渗流、流场分布和压力变化等开发因素影响;同时,产能与工程因素的完井方式相关。通过建立由多元主控因素定量耦合的产能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海上多层砂岩油藏定向井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新方法,并通过目标油田实际投产井的验证,表明新的预测方法准确度较高,精度达到89%。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分析化验、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重新对南堡35 2油田馆陶组沉积特征、油水层测井解释以及油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而非投产初期认为的曲流河沉积,储层沿沉积主水流线方向分布相对稳定;②结合生产动态研究表明,馆陶组存在一定潜力,储层电阻率在6 Ω·m左右解释为油层是合理的,储层沉积韵律的变化是储层底部电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非以前认为的流体性质变化。综合以上分析,馆陶组油藏模式为构造油藏,并不是投产初期由于油水界面不同而认为的岩性或岩性-构造油藏,增加地质储量近300×104 t,为油田增储上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上大型复杂河流相油田具有储层跨度大、薄层占比高、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差异大的特点,开发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层间干扰问题,尤其是海上油田进入高含水期非常有必要进行细分开发层系研究,减缓纵向吸水产液不均衡问题,达到有效控制油田含水上升率和递减率的目的。从储层及流体性质差异入手,以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为方法手段,建立了不同非均质性储层条件下黏度级差与水驱采收率的关系图版以及层系内不同有效组合厚度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图版,并结合油田实际地质油藏特征,定量化确定了层系划分的黏度级差界限和有效厚度界限,有效指导了PL油田在高含水期实施细分开发层系以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32-6油田是渤海湾亿吨级的大型整装河流相稠油油田,初期采用大井距、稀井网、一套层系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油田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油井产量快速递减,亟需进行开发调整。鉴于海上油田开发的特殊性,陆上已有的开发调整模式无法直接应用到海上油田。针对该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提出了适合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后水平井细分层系开发模式,实现了海上河流相油田的高效开发,研究形成了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定量表征技术,层系重组、井网重构和水平井挖潜有机结合的立体挖潜技术,实现了海上河流相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油田采油速度提高了2.6倍,采收率提高了12.8%,高含水期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类似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32G6油田是渤海湾亿吨级的大型整装河流相稠油油田,初期采用大井距、稀井网、一套层系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油田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油井产量快速递减,亟需进行开发调整.鉴于海上油田开发的特殊性,陆上已有的开发调整模式无法直接应用到海上油田.针对该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提出了适合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后水平井细分层系开发模式,实现了海上河流相油田的高效开发,研究形成了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定量表征技术,层系重组、井网重构和水平井挖潜有机结合的 立 体 挖 潜 技 术,实 现 了 海 上 河 流 相 油 田 高 效 开 发 新 模 式,油 田 采 油 速 度 提 高 了 2.6 倍,采 收 率 提 高 了12.8%,高含水期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类似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分析化验、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重新对南堡35-2油田馆陶组沉积特征、油水层测井解释以及油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而非投产初期认为的曲流河沉积,储层沿沉积主水流线方向分布相对稳定;2结合生产动态研究表明,馆陶组存在一定潜力,储层电阻率在6Ω·m左右解释为油层是合理的,储层沉积韵律的变化是储层底部电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非以前认为的流体性质变化。综合以上分析,馆陶组油藏模式为构造油藏,并不是投产初期由于油水界面不同而认为的岩性或岩性-构造油藏,增加地质储量近300×104 t,为油田增储上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