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鉴于槽探施工技术在浅覆盖区找矿应用中的局限性,开展了浅钻技术代替槽探的理论方法研究。通过在槽探拟施工区域,根据产状或覆盖层情况,布置间距小于5 m的钻孔,获取基岩,来完成对矿体的评价。形成了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并应用于不同的地质景观区。同时,还总结出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的操作要点,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8713件表层土壤和2197件深层土壤样品,计算分析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0~20 cm、0~100 cm、0~180 cm 3个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86、9.48、13.72 kg/m2,与国内其他典型地区相比,几乎处于最低水平.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图显示,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与地貌类型关系密切,高值区分布在山地、丘陵、火山岩台地等地区,其次是平原区,最低为滨海地区.统计显示,土地利用类型、土类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明显,不同地类土壤有机碳密度:园地>林地>其他土地>耕地,土壤有机碳主要贮存在林地和耕地中;不同土类土壤有机碳密度:黄壤>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燥红土,土壤有机碳主要贮存在砖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中;0~180 cm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为478.13 Mt.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成都盆地平原区浅层土壤内发现呈面状分布的Cd、pb、Zn等元素高值区.为了研究它们的成因,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这些元素在不同景观区及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利用参考元素对Cd、Pb、Zn的富集含量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平原区浅层土壤内Cd、Pb、Zn元素的分布明显不同于物源区及平原区深层土壤,在元素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及元素富集的分布特征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人为源特征.Cd、Pb、Zn元素的富集主要出现在平原区中部的城镇及农田区,与成都盆地浅层样地球化学图上的高值区一致.Cd、Pb、Zn元素的富集,是在自然背景的基础叠加了人为源含量,但尚未达到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千家岩体为海南岛典型的晚白垩世早期花岗质杂岩体,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常见造岩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等。为进一步揭示岩石形成过程及源区性质,反演壳幔相互作用,本文选取千家岩体,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不同岩石类型中的主要矿物进行了矿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角闪石、黑云母均属于壳幔混源成因,斜长石发育正反环带及振荡环带,记录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镜下观察发现,千家岩体各类岩石中存在大量的岩浆不平衡结构,如斜长石和角闪石的环带结构,针状产出的磷灰石,以及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的嵌晶结构等,结合暗色微粒包体的分布组合及形态特征,认为千家岩体形成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综合来说,岩石及矿物化学证据均表明,岩浆混合作用是研究区岩石形成的主因,矿物学证据表明,千家岩体岩石类型为I型花岗岩,其源区属钙碱性岩浆,黑云母矿物化学数据表明岩石形成环境为相对较低的氧逸度。  相似文献   
5.
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鉴于槽探施工技术在浅覆盖区找矿应用中的局限性,开展了浅钻技术代替槽探的理论方法研究。通过在槽探拟施工区域,根据产状或覆盖层情况,布置间距小于5m的钻孔,获取基岩,来完成对矿体的评价。形成了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并应用于不同的地质景观区。同时,还总结出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的操作要点,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简写为XRF)对海南岛昌化江流域土壤样品和昌化江河口与邻近海域沉积物样品中的锆、钛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并计算了样品中的锆、钛品位。研究结果表明,昌化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的锆、钛砂矿具有明显的异常富集;昌化江流域表层土壤中Zr和Ti呈含量变化大、高值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主要母岩为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炎热潮湿气候和河流的动力条件为母岩风化和含矿碎屑向海搬运的主要地质营力;沿岸显著的波浪和潮流作用及典型的砂砾质海岸为昌化江河口与邻近海域锆、钛砂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锆、钛品位计算结果圈定了南、北2个矿化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 2017),本文系统的总结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对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大类为主,包括重要化石产地类、岩土体地貌类、水体地貌类以及火山地貌类4类,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瀑布、火山岩地貌6个亚类,共计21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有1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3处。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为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选取四川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分为龙门山区、盆周丘陵区和平原区3个区,通过等值线图得出磷的大面积异常区分布在人口密度大、工农业发达的平原区.并依据浅层土壤中关系较密切的3类基本元素组合共16种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成都盆地平原区浅层土壤中磷来自:①龙门山的震旦纪、寒武纪、泥盆纪含磷地层(磷矿)及表壳岩石风化后通过成都盆地平原区三大流域--沱江、岷江、蒲江水系影响整个平原区冲洪积沉积物(后改造为水稻土)的自然源;②人类工农业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叠加的人为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琼州海峡表层沉积物中54项指标统计、元素组合特征分析、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锆英石资源潜力评价和元素比值研究,结果表明,SiO2、Al2O3和TFe2O3是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的最主要组分,元素的含量与粒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元素组合以亲粘土组合为主;海峡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锆英石资源潜力巨大;海峡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流动力较强,属氧化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 2017),笔者等系统的总结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对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大类为主,包括重要化石产地类、岩土体地貌类、水体地貌类以及火山地貌类4类,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瀑布、火山岩地貌6个亚类,共计21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有1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3处。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为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