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真菌(Fungi)、弧菌(Vibrio)、原虫(Protozoa)在对虾育苗阶段危害很大,直接影响到育苗的成败,常规防病方法是用昂贵的抗菌素药物,而本试验在育苗池不下任何药物,从生态学方法,试验池采用投放细基江篱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zbitata),旨在改善水体环境,减少对虾池之紧迫(Stress)因子的发生,达到生态平衡。创造不利于细菌(Bacteria)、原虫等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虾苗的生长发育,因此出苗率提高10.42%,每立方米水体多收入41.67元。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生态防治虾苗病是较为理想的措施,既节省成本又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与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混养,密度22.5尾/m~2。经半年试养。结果,虾塘水质条件大大改善,防病效果良好,对虾成活率达49.3%,对照塘成活率26.2%,试验塘比对照塘增产75.8%。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生态学方法,采用生物和非生物等10种附着基经人为投入虾苗池,预防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长毛对虾病害,结果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聚缩虫附着率较高,能相应减少幼虾体上的聚缩虫。试验表明,人为投入附着基,能使水质有害因子大为减少。显示出生物生态防治虾病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