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1.
马超营断裂带为熊耳山南坡最大的NWW向区域性大断裂。该断裂带由三条逆冲断层组成,对金矿的形成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既是金矿的导矿构造,也是金矿的容矿构造。在马超营断裂两侧,金矿东西成带、北东成行等间距分布。矿体一般赋存于主断裂与Ⅱ级断裂的交汇处,在大断裂带中也有中小型矿体赋存。因此,进一步研究深大断裂带的控矿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渊洪 《黄金地质》1999,5(1):45-50
小秦岭金矿田地处华北地台华熊台缘坳陷与秦岭褶皱系的北秦褶皱带接壤部位。867号矿脉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焕池峪组深变质岩中,形成了于晚燕山期热液活动石英脉经过后期构造活动顶底板一定位置形成扁豆体状构造泥夺,长期的氧化淋滤,石英脉中的金发生迁移,在尼砾岩中发生次生富集,形成金的富矿体。构造泥夺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