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按常α无力场模型计算了1980年10月23日Boulder 2744活动区前导黑子的纵向磁场随高度的变化,并与用CIV 1548谱线观测得到的色球一日冕过渡区的磁场资料相结合,求得CIV 1548发射区的有效高度。这些结果与文献[4]中对同一黑子用势场模型推求的结果有很大差别。从而表明,势场和无力场在某些方面导致的结果是极不相同的。鉴于观测已表明活动区上空存在电流的事实,在活动区磁场的模拟中,特别是在强扭曲活动区磁场的计算中,应当避免采用势场,而尽可能采用无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太阳活动区无力场模型,以观测的光球磁场为边值,外推Hale 16747活动区在4月5—9日的三维磁场,并且讨论了这些磁场结构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此活动区的磁流管在快速升浮的同时,还在不断扭绞;(2)产生磁力线扭绞的主要原因是前导黑子的逆时针旋转,以及中部δ结构的发展;(3)4月5日在前导黑子东侧看到的一些细长纤维的走向为横场方向,因而可能是气团运动的轨迹;(4)活动区耀斑产率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活动区磁场演化来说明;(5)4月7日和8日发生了二个相似耀斑,各有4块近于直线排列的亮区,是由于存在二组串排的弧拱状磁力线造成的。这些结果不同程度地支持了文[1]和[2]中的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3.
脉冲星的视束宽分布和磁倾角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脉冲星极冠模型,在脉冲星自转轴取向为随机分布的情况下,导出了磁倾角取不同值时的视束宽的条件分布密度公式。根据该公式和视束宽的实际分布密度数据,求出了按年龄划分的各组脉冲星的磁倾角分布密度。结果表明,小磁倾角的脉冲星居多(φ<30°的占73%),磁倾角有着明显地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根据日面法向磁场、以线性无力场模型推算活动区上空磁场的工作中,Chiu-Hilton方法是较好的一个.但在以往这类的工作中,因为缺乏一个实际可用的条件来确定问题中出现的本征函数,就简单地将一组本征函数扔掉了.本文会析了本征函数对磁场解的数值及形态的影响,提出一个根据H_α照片估计本征函数大小的办法,可以用来得到更接近实际的磁场解.  相似文献   
5.
从准确的MHD方程组出发,本文用线性微扰法研究了无力磁场(1)与流场(2)偶合后的稳定性.求得的色散关系依赖于流速V_0与Alfven速度V_A的比值,变分近似计算给出不稳定产生的充要条件为β=1/3.与磁场正交的横向扰动是最不稳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大磁雷诺数无力场作为低β展开的零阶近似的全部方程,其中一个方程在以前许多工作中被遗漏了。文中就哥西问题讨论了方程组的定解问题,并给出平面和轴对称问题中求解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