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简单回顾了上海天台VLBI数据采集(简称终端)系统建立的过程。着重叙述了佘山25米站VLBI终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性能,以及自1987年以来运动情况和对该系统改进与完善方面所作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3.
具有毫角秒量级射电结构的类星体4C39.25是诸类星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已在2、2.8、3.6和6cm上对该类星体的精细结构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证实了它内部有两个子源,相距为2毫角秒。1979—1982年,D.B.Shaffer在2.8和3.6cm波长上对该源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  相似文献   
4.
1981年11月上海和埃弗尔斯堡(Effelsberg)之间完成了中—西德之间的首次VLBI实验。所有被观测的射电源都获得干涉条纹。本文发表初步分析得出的综合结果:(1)测定了上海—埃弗尔斯堡基线向量,内部符合达2—3米;(2)测定了射电源1739+52和1928+73的位置,精度0″.05—0″.08,均未经电离层延迟误差的改正;(3)测定了14颗河外射电源的相关流量和可见度,并发现射电源1928+73具有双源结构,间距为8.9毫角秒。  相似文献   
5.
该仪器是根据VLBI系统的实际工作需要而设计。它通过RS-232与控制计算机相连,可替代价格昂贵的HP计数器用于VLBI系统的时延测量,并且有向VLBI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钟秒脉冲以及噪声测量控制和RS-232信号缓冲分配等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