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折射中包含有显著的光谱型效应。本文从有效波长的角度,讨论了光谱型效应的复杂性,不同的仪器采用不同的接受器、以及在不同的天顶距观测,都有不同的光谱型差。提出在低纬子午环上,对不同光谱型的天体测定出天文折射,以提高星位测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在利用卯酉圈观测方法绝对测定观测点瞬时纬度的过程中,仪器定向误差、周日光行差和大气折射的高次项对所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仪器定向误差的高次项影响在可观测天顶距范围内都是比较大的,必须在结果中加以改正。而周日光行差和大气折射的影响一般不大,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天文折射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天体测量观测的影响;天文折射的早期和近代的一些理论,以及依据这些理论建立的模型。同时指出,这些理论和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关键是不能客观地描述真实大气状况,这导致了折射表的不精确,尤其是在大天顶距的情况下。强调了从天体测量观测和研究大气状况本身的需要出发,用新方法及手段实时实地的对天文折射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星表零点改正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并介绍了利用太阳,月球及行星的观测确定星表分点改正及赤道改正的方法。指出,为提高星表零点改正的测定精度,必须要有较为理想的观测对象,并能获得在其整个运行轨道上尽可能均匀分布的高精度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阳及大行星观测存在的问题,在本文中概述了通过小行星观测确定分点和赤道点改正的优点和利用子午方法及照相方法所得的一些结果,并对观测方法的误差来源,尤其是小行星运动理论不完善所导致的在测定星表零点改正中与大行星结果有较大分歧这一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传统的子午环绝对测定天体位置的方法及其不适用于低纬度地区的局限性。根据在低纬度地区用卯酉圈观测绝对测定子午环参数的方法,阐述了在低纬度地区进行天体位置绝对测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在南北半球观测的联结方面,在同一架仪器的系统中实现整个黄道带恒星位置和太阳系天体位置的绝对测定方面,对于改善基本参考坐标系和为太阳系动力学研究提供基本资料,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低纬子午环配备CCD探测器进行高精度测量中CCD相对定位精度的估计,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提出的分离摄动项求解法,是利用小行星在整个轨道上分布的不少于9次的位置测定值,与用该小行星的轨道根数初值计算出的列表位置进行比较,将由太阳系其它天体摄动力对小行星位置、速度的影响进行分离,求解出分点及赤道改正,小行星轨道根数改正,地球轨道根数改正和由摄动力引起的小行星位置和速度改正。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1)列表位置仅需根据小行星的轨道根数初值计算出,不考虑摄动力的作用,这样可避免小行星运动理论不完善对确定分点和赤道改正的影响;(2)在解算中,可以单独地求出摄动力对小行星运动速度和位置的影响,通过对摄动函数的数值积分,可求得任一时刻的小行星的真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测定方法的绝对性以及观测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面,对绝对测定观测点纬度的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方法和传统子午观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原理上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法测定的纬度值是绝对的,而传统的拱极星上、下中天法不是真正绝对的;前者的误差来源比后者少,容易消除,从而能取得更精确的纬度采用值。  相似文献   
10.
低纬子午环配备CCD相对定位精度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