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5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9年8月16日,太阳AR5629活动区(S16W96)上空发生一X20的X—射线耀斑。我们取得该耀斑色球Hα单色光照相序列观测资料,该光学耀斑(S16W90)是,1.寿命:约13个小时.到0732—0734UT达极大;2.结构,成环状系、分主环与次  相似文献   
2.
1989年5月8日耀斑及其抛射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了1989年5月8日的SN级耀斑及其抛射活动全过程的光谱特征。(a)耀斑核的强度在Ha、Hα和Hγ三条谱线中依次减弱;(b)运动形式。在耀斑极大时向日边外抛射的物质呈麻花状扭曲旋转上升;(c)抛射速度。上升很快,下降缓慢,上升的平均速度V_u120kms~(-1),下降的平均速度V_d12kms~(-1)。抛射的最大投影高度达22000km。  相似文献   
3.
AR5629的太阳活动区于8月17日转到日背面(S16W109),约于0104UT在其上空出现了一大环状耀斑,同时伴随有X2.9级的X—射线爆和射电10厘米流量达到5600流量单位的射电爆。我们取得该耀斑的几个时段的二维光谱Hα和Hβ两波段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用于估算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很多,但大都有较为严格的应用限制条件.介绍了4种解释模型,充分考虑了沉积地质学原理,利用相邻两层(剥蚀层、下伏未剥蚀层)沉积速率相近这个前提条件,通过在纵剖面上对剥蚀层残余厚度及下伏未剥蚀层厚度值进行坐标投点(或网格化取值投点),分析它们的图形分布规律,不仅可以量化求取剥蚀厚度值,还可以对剥蚀层的原始沉积环境及造成剥蚀的后期改造作用,做出重要的地质成因解释.这种解释模型不需要直接给出时间值,避免了在利用其它某些方法求取时所面临的时间难题,并且由于在求解过程中利用的是数据的统计规律,故其求解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分析了1989年7月5日有连续发射的耀斑对应的活动区磁场。得出:磁场强度和黑子面积分布都有“前导大后随小”的特征;两异极黑子挤压位置的中性线呈“V”形;产生连续发射的四个耀斑核,除一个位于宁静背景上外,其余三个均位于中性线两侧;连续发射最明显的B点耀斑核位于磁剪切和磁挤压的交点以及磁场梯度最大(0.52高斯公里~(-1))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和分析了1989年7月5日太阳耀斑的Hα、Hβ和Hγ的连续发射光谱。研究表明该耀斑在光谱、时间和位形等方面的特征跟白光耀斑相似,很可能是一个白光耀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