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天文学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教授于1924年提出了以观测北极星与一辅助星之间的水平夹角为基础来测定地面目标方位角的方法。此法仅需用普通的经纬仪,不需要天文钟即可进行,而且对测站的经纬度及恒星座标数值精度的要求亦不  相似文献   
2.
卫星信号至两地传播时延差的改正值取常数的情况下,陕西天文台与蒲城,武昌时辰站,北京天文台,乌鲁木齐人卫站时刻比对的误差范围分另在±5μs,±25μs,±30μs,±100μs以内。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共视法进行远距离时间同步的实验在我国尚属首次。为了验证实验的结果,用目前较高情度的飞行搬钟法在各实验台站间快速测定主钟间的时差以验证共视法的结果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可以较精密地确定各台站接收比对设备的系统差。  相似文献   
4.
荧光屏电视广播卫星的初步定位及卫星时刻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个地面站同时接收卫星电视信号,分离出Line—319同步脉冲,并记录本地钟与分离脉冲的时刻差。在三个地面站时钟同步的情况下,可得卫星信号至各地面站的传播时延差;在假定地心距为常数的情况下,解算出卫星的位置。确定卫星经纬度,国内任何可接收卫星信号的地方,通过卫星与陕西天文台标准时刻同步的均方误差小于±3.5μs  相似文献   
5.
利用GPS系统传递时间信息,受到各国时频工作者的关注,中国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昕(BIRM)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WTO)等单位于1987年7月12至18目在北京、西安、临潼三地同时进行中国首次GPS共视法时间传递与同步试验,得到接收点均方根时间起伏值优于3.5ns,单站接收一个GPS卫星时间传递与同步误差可达5~16ns,两站共视接收GPS信号的时间传递与同步误差可以减小5ns左右,利用搬运钟验证,站间时间同步准确度可优于50n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