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及其相应计算理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锚索桩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根据实际的施工和受力过程,该模型包括预应力施加和滑坡推力作用两个阶段,通过滑坡推力分布形式的改进和桩锚协调变形方程的修正来真实反映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主动式受力特点。同时利用Matlab编制成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算例验证,并同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计算程序充分考虑了预应力施加这一锚索桩特有的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且在计算中不必将锚索拉力等效为在桩顶处施加的剪力和弯矩。另外还可对桩前滑面以上存在任意厚度滑体和任意复杂地基条件的情况进行合理地设计计算,相对于目前已有的计算理论,该改进方法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基于FLAC^3D的锚索抗滑桩滑坡推力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LAC^3D建立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的三维数值模型,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不同预应力作用下锚索桩滑坡推力的分布规律,并通过改变桩后岩土体的弹性模量及性质、锚索的设置位置以及边坡强度安全储备系数等参数,对锚索桩滑坡推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锚索预应力的增大,桩后滑坡推力的分布图形逐渐由梯形向矩形变化;预应力对桩后滑坡推力分布的影响,取决于其与桩背总桩土相互作用力的相对大小,而不是其绝对大小。说明预应力的大小是影响桩后推力分布形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照搬普通抗滑桩固定不变的推力分布形式对锚索桩进行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黑龙江省两个勘探区9个钻孔的试生产,对TH—100A型车载式钻机的基本功能、平台布置、钻进方法作了扼要评述,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原始数据是一种多来源、大数量、多类型、多格式、多尺度、多参照系、多精度、标准化程度差、数字化程度不同、密级不同的多源异构大数据,采用单一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数据管理、不同层次数据应用的实际需求。依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数据的本身特征和多层次数据应用的需求,本文采用了一种双层四块、底层物理隔离的数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支撑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及预警指挥系统几年来的顺利运转,不但很好地管理了三峡库区多年来的各类涉密与非密的原始数据和成果数据,也可以为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和科研等部门提供多层次的数据支持与服务,是一种针对部分涉密的复杂大数据的良好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预先发现、规模预测、受灾损失预测是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尽管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丰富,但此前并未建立全面、智能的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体系。本文通过广泛收集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数据,选取了地形、地质、植被、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方面的13个因子,通过训练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并根据降雨实况和预报数据的粒度构建短中期和长期趋势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WebGIS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预警系统。系统功能丰富,包括数据管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短中期和长期多尺度趋势预测等功能模块。系统首次实现了与传感网的直接对接,使传感数据能实时参与计算,保证了预测结果的及时性。通过历史灾、险情回代验证,建立的短中期和长期趋势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能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光纤传输系统的特性,及其对太阳射电频谱日像仪的影响。根据日像仪系统的传输性能要求,对四种光纤传输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最终选择模拟光纤传输系统作为建设方案。在选定方案的基础上对相关设备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针对设备测试与对卫星信号的现场实际相关接收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拟定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构建太阳射电频谱日像仪光纤传输系统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需深入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滑坡空间易发性分析有助于开展滑坡防灾减灾工作,训练有效的滑坡预测模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三峡库区湖北段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斜坡结构、土地利用类型、岩土体类型、断裂距离、路网距离、河网距离、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这9个影响因子建立滑坡空间数据库,采用集成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抽样训练的方式有利于确定较优的训练参数,保证随机森林在不过拟合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的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随机森林绘制的滑坡易发性分级图显示出合理的空间分布,其中73.35%的滑坡分布在较高和极高级别区域.而巴东县北部、秭归县中部以及夷陵区南部等区域显示出较高的易发性级别.性能评估及易发性统计结果均表明随机森林是一种出色的算法,在滑坡空间预测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降雨-库水联合作用影响着三峡库区滑坡,而降雨、库水分别对滑坡演化的贡献及作用规律迄今尚不明确.以库区树坪滑坡和八字门滑坡为例,通过分析降雨和库水位资料,采用变系数回归模型,对滑坡位移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变系数回归模型方法不仅比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而且能定量地给出各影响因素对滑坡位移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库水和降雨是三峡库区滑坡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以库区石榴树包滑坡为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和极限平衡方法,对该滑坡在库水位骤降和降雨强度共同作用下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及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及降雨与库水骤降共同作用对该滑坡稳定均为不利工况。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三峡库区高水位蓄水及水库试运行期间塌岸情况,在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2008年10月和2012年12月)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进行了2次塌岸调查,分别发现塌岸87处和88处,塌岸长度占干流岸坡总长度的0.62%,主要分布在秭归至巫山段。库区塌岸可归纳为4种单体形态和3种常见组合特征。塌岸发生模式上有独发式和群发式2种,塌岸发展模式有后退式、侧向发展式、邻近新增式和组合式等4种。库区塌岸主要受地层岩性及地形坡度控制,地形坡度30°以上、伸入河流的土质岸坡是塌岸易发区域。调查与分析得出,175米高水位试验性蓄水期间,三峡库区塌岸发育不多,且危害性较小。总体上,库区塌岸形势较为乐观,库岸防护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