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南极拉丝曼丘陵“中山站”石榴石变粒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确定了其矿物组合及世代演化关系,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其特征变质矿物的化学组成,最后推断东南极拉丝曼丘陵地区曾发生过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侏罗世中期至晚白垩世的燕山运动,广东东南部的莲花山断裂带发生强裂的断裂活动。其北支深圳断裂束延伸至香港地区为屯门一罗湖断裂带,它亦相当活跃,产生大量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壳深度,形成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并产生新田、青山和吊灯笼等韧性剪切带。其中新田和青山剪切带表现为韧性推覆剪切带,走向NNE至NE,均位于屯门一罗湖断裂带内。该断裂带由多条长期活动、成因多样的断裂组成。吊灯笼剪切带呈EW走向,分布本港境内新界的东北部,表现为韧性伸展构造,随韧性剪切带形成后之地壳运动,常发生脆性断裂变形,叠加于原有断裂带上。  相似文献   
3.
香港地区断裂构造的新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地区主要分布有北东东-近东西、北东和北西向三维断裂。北东向断裂分布全区,燕山期有过强烈活动,第四纪早-中期仍有过活动,以后的活动性不明显。其余两组构造虽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但在新构造运动中为一组共轭构造。在晚更新世(距今9-11万年)仍有明显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性相对较弱,全新世滑动速度为0.6-0.9mm/a  相似文献   
4.
香港地层研究概况及地层序列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权伟 《广东地质》1997,12(2):5-12
  相似文献   
5.
香港地区活动断裂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地区的断裂构造颇为发育,主要有北东、北东东和北西向三组断裂。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作用之下,北东东和北西向断裂组成共轭断裂系统。由于本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尚难确定哪组断裂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断层泥的热释光资料表明,断裂的最新活动应在晚更新世,断裂的复发周期应在10万年左右。目前尚不能肯定哪条断裂为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山东沿岸砂矿的远景分布地段提出了地质论证。  相似文献   
7.
1958年9月23日到11月22日我們曾訪問了中国。在这段时间內,我們到过柴达木盆地,酒泉盆地,四川盆地,华北平原,苏北平原的各石油地球物理普查大队,了解地震勘探工作和在工作方法上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每个地区所进行的地震勘探工作的条件,还看了原始資料及成果,并与大队上的工作人員一起討論过問題。本文只提出对中国地震勘探生产工作的某些印象。  相似文献   
8.
香港地位位于自一代以来有过多次活动的莲山断裂带内,主要有NE、NEE-近EW和NW向断裂。在距今一千年以来,以香港为中心的350km范围内,有约40次Ms为4.75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9.
粤东和香港地区莲花山韧性剪切带的动力—动热变质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世界上有三十多个国家在浅海勘探和开采海滨砂矿。每年从海洋中取出的砂矿产值占海底矿产总产值的第三位,仅次于石油和煤。我国自五十年代以来,也已在海滨开采锆石等砂矿,但在研究和勘探海滨砂矿的工作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国民经济的需要。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对海滨砂矿最有利的砂砾质海岸范围辽阔:在北方主要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岸;在南方则是长江口以南的闽、浙(包括台湾省)沿岸。南方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