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1.
南海东北部海区碳酸钙的饱和面、溶跃面和补偿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北部碳酸钙地球化学研究得出:上层海水中方解石饱和度450—550%,文石饱和度250—350%.300m以深下层海水方解石与文石饱和度和深度的对数直线相关.深层水中二氧化碳含量0.03mmo1·dm~-3,碳酸根含量0.094mmol·dm~(-3),碳酸氢根含量2.35mmol·dm~(-3)总二氧化碳2.48mmo1·dm~(-3);方解石的饱和面1630m,溶跃面3000m,补偿深度4600m,文石饱和面435m,补偿深度1000m.  相似文献   
2.
粤东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粤东沿岸的夏季存在风生上升流,中心位置在20m以浅,该上升流的年际变化较大,1982年8月碣石湾外上升流流速为1.2×10-3cm/s,活性磷酸盐的垂直通量为1.5 mmol/(m2·d),初级生产力为1558mg/(m2·d).在上升流靠岸内侧,5m以浅范围的底层存在着贫氧现象,在上升流的中心区外,有海水垂向逆温现象,上升流区海水的理化特征:温度为22.13℃,盐度为34.19,溶解氧为3.72cm3/dm3氧饱和度为74.6%,pH值为8.14,活性磷酸盐为1.10 mmol/m3.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几年的调查,发现在粤东和琼东存在夏季风生的沿岸上升流。众所周知,上升流把富含营养盐的下层水带到海洋真光层中,给含营养的海洋上层“施肥”,大大提高了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因此海洋上升流区,通常是著名的渔场。在普遍注意到上升流对渔场的好作用的同时,作者认为还不能忽视上升流的变异对渔业所带来的灾害。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海洋化学的统一化和标准化谈一些看法。 一、实验室相互校准的问题 近年来,海洋化学调查和监测蓬勃开展,建立了许多机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文献性”成果不少,但达些成果参考价值如何,却很难评价。这里有种种原因。其中一条是,这些成果难以验证、难以比较。因此没有一系列相互校准,便无法评价,成果也难以应用。 国外很早就注意到实验室相互校准的问题,到1978年12月31日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已  相似文献   
5.
大亚湾海水混合交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大亚湾海水垂直与水平交换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夏季表层水升温和粤东沿岸上升流高盐冷水入侵,大亚湾海水分层。大亚湾海水垂直循环属于单次混合型。高盐冷水入侵大亚湾的过程变异性很大,变化的时间尺度约15d,抬升速度为1.8×10~(-3)cm/s。  相似文献   
6.
海水营养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通常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从而求得被测物质的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并绘制工作曲线,由工作曲线查得被测物质的浓度,这种方法有几个缺点:第一是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和相应的浓度作图时,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受人为的因素影响,不同的人会画出略有差异的直线:第二,不容易对这条标准曲线进行评价和检验;第三,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在电子计算器已相当普及的今天,当然希望用一个公式由吸光度计算浓度,而不愿意查工作曲线,如果直接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原始数据(吸光度),则需要一个计算公式。现介绍根据一系列标准溶液和测得的吸光度,求浓度和吸光宠的回归直线方程及对方程进行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夏季最低表层水温海区——琼东沿岸上升流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琼东沿岸,夏季存在风生上升流,流速达3.8×10~(-3)cm/s,由于强烈的海水上升,使地处热带海区的琼东沿岸夏季表层海水水温低于20℃,是我国夏季最低的表层水温,形成一年中出现两个“冬天”的独特生态环境。海水上升的“施肥”作用可提高海水的初级生产力,但上升流的变异,却会给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热量平衡和氧量平衡推导出计算公式,求得粤东上升流区海水的垂直涡动系数,垂直混合氧的增加率,生物化学过程氧的净增率,总增加率和消耗率。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3.25±0.59)×10~(-5)m~2/s,(3.96±2.08)×10~(7)L~3/(m~3·s),(3.94±1.86)×10~(-7)L~3/(m~3·s),(26.64±7.30)×10~(-7)L~3/(m~3·s)和(22.7±6.8)×10~(-7)L~3/(m~3·s)。文章还讨论了氧各种过程的分布变化规律,并计算了上升流的上升速度和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