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受精卵的孵化及幼体发育机制,本研究对其章鱼胺受体基因(OsOARβ2R)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研究了OsOARβ2R在不同组织/器官、刚孵出的幼体不同饥饿时间及不同的胚胎发育时期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为:OsOARβ2R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共性,其中TM3、TM5、TM6、TM7 4个跨膜结构相对保守。经氨基酸同源对比及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与加州双斑蛸(O.bimaculoides)的OAR的一致性最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成体10个组织/器官中,OsOARβ2R在后唾液腺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脑和小肠;在幼体饥饿实验中,随着饥饿时间的推移,OsOARβ2R的表达水平在饥饿2 d后显著降低,在饥饿3 d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之后表达水平开始回落;OsOARβ2R在中华蛸整个胚胎发育周期均可检测到,且在多细胞期表达水平最高,后显著下降,黑珠期显著高于红珠期及初孵幼体。这些结果为研究中华蛸受精卵的孵化及幼体发育机制、提高人工育苗效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