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深海大洋底,即国际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最有开采远景的为锰结核或称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含有30多种有用金属,其中最有提取价值的是锰、铜、钻、镍等四种金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中明确规定,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应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公约》第十一部分和附件三、附件四,以及与《公约》同时通过的《关于多金属结核开辟活动的预备性投资》决议(即决议二)等,就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的各项法律制度做了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底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称为“区域”。《公约》第一条对“区域”下了明确的定义: “‘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其中国际海底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65%,其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深海大洋底最初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一百多年前,当时英国的海洋考察船“挑战者”号于1872—1876年进行环球考察时,在水深5000—20000英尺的洋底采集到像土豆或垒球大小的黑色矿球,即现在通称为锰结核或多金属结核的矿石,在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