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轮虫生产中两种益生菌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跃中  游岚 《台湾海峡》2001,20(Z1):76-79
鱼类在工厂化育苗中,用面包酵母进行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的培养生产时,添加初始浓度为100×10  相似文献   
2.
几种海水鱼人工育苗饵料系列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游岚  苏跃中 《海洋科学》1999,23(1):10-12
海水鱼人工育苗的饵料系列一般大致相近,基本为轮虫(或双壳类幼体)一浮游甲壳类一鱼虾贝肉糜。但由于种间的特异性,各育苗饵料系列在饵料品种、投喂时间、使用期限上有所差别(见图1),现比较、分述如下。1大黄鱼(Pseidpscoaemacrocea)[1]初孵仔鱼全长3mm左右,口裂、卵黄囊相应较大,3日龄后仔鱼口径按下颌长计算达400um左右,因此开口饵料用L型轮虫即可,并添加适量小球藻,进行“绿水”培育。一可以作为轮虫的饵料,既增加轮虫的营养,又增强轮虫的背景反差,易被仔鱼发现,提高摄食率;二可以…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从日本引进3kg(约180万粒)红鳍东方受精卵,在福建省宁德市进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孵出仔鱼70万尾,孵化率38.9%,培育出平均全长2.99cm的幼鱼18.5万尾,育苗成活率26.4%,并对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Temmick et Schlegel),俗称白 ,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1]。日本黄姑鱼生长迅速、病害少、易于养殖,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海水鱼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之佼佼者,倍受养殖业者欢迎。但其海区野生苗种来源有限,且规格不一,品种不纯,阻碍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因此,开展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已成为水产科研部门与养殖业者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日本黄姑鱼的人工孵化工作,日本在198…  相似文献   
5.
红鳍东方Tun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跃中 《台湾海峡》1997,16(4):486-489
1996年从日本引进3kg红鲁东方Tun受精卵,在福建省宁德市进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孵出仔鱼70万尾,孵化率38.9%,培育出平均全长2.99cm的幼鱼18.5万尾,育苗成活率26.4%,并对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