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PS定位定时接收机定时误差与定位误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经典耀星和RS CVn型双星中的耀发现象作了综述。在总结有关耀发的观测统计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有关耀发的物理模型作了分析,并与包括近年来用多波段对耀发的监测在内的观测作了比较。许多研究者认为,恒星的耀发类似于太阳白光耀发,它的光学辐射是类黑体的,来自较深的色球层和一定的耀发面积。本文亦从类太阳活动的观点,讨论了有关耀发能量释放的过程和加热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恒星黑子的观测方法和结果作了综合评述。介绍了恒星黑子温度的多色测光测定方法;黑子大小,温度和分布情况的测光畸变波黑子模型解,和高信噪比谱线轮廓多普勒成像方法;以及黑子寿命观测统计方法等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对已取得的有关恒星黑子的观测分析结果作了概括,与太阳典型黑子情况作了对比,并对恒星黑子的巨黑子,极区黑子以及长寿命黑子特殊性作了讨论,对需要进一步观测研究的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CORROSION AND ADHERENCE AT SEA OIL-PLATFOR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asurements of the adhesive corrosion and protective potentials of 3 Bohai Sea oilplatforms under diffe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showed corrosion still occurred on these platforms undertheir designed protective potentials.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from indoor experiment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adhesive corrosion and cathodic protection showed adhering organisms caused the corrosion onthese platforms.  相似文献   
5.
由共聚法制得的铁铝复合交联剂交换钠基蒙脱石层间的水合钠离子,再经SO42-改性处理制备了铁铝复合层柱粘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FT-IR和BET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反应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铁铝复合交联粘土SO42-改性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催化剂对探针反应的选择性及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由实验确定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达92.2%,反应中无副产物产生,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牡蛎的研究始于1845年, Hanley(1845)描述了产于中国近海的新种 Ostrea chemnitzi sp.nov.。我国的张玺教投也在3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1956年报道了13种牡蛎,在这之前国内、外学者已先后报道了24种和1亚种(张玺等,1956)其中有很多种鉴定错误,或是同物异名。近年来通过海洋底栖生物调查和附着生物的研究,作者又发现了4种牡蛎,它们是:新硬牡蛎 Neopycnodonte cochlear (Poli),侏儒牡蛎 Nanostrea erigua Harry,褶牡蛎 Alectryonella plicatula ( Gmelin) 和日本巨牡蛎 Crassostrea nippona (Seki),在中国近海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用材料是1984年12月至1985年2月我国首次南大洋综合考察,“向阳红10”号调查船于12个底栖拖网站、25个采泥站和3个箱式取样站采到的标本。调查海域为南纬60°11.''1-66°49.''3,西经55°06''.2-69°19.''7之间,包括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Is.)周围海域、布兰斯菲耳德海峡(Bransfield Str.)和阿德莱德岛(Adelaide I.)西北海域。所得标本经鉴定,共有15种,分隶于5科8属。  相似文献   
8.
如东县棉花原种场东、北两面与黄海仅一岸之隔,1969年冬季围垦脱潮,1978年建立棉花原种场。全场总面积13718亩,全部利用后耕地面积可达8000余亩,职工1450人。经17年的努力,目前沟、河、渠、林、路已基本配套,农、林、牧、副、渔、工初具规模。1984年,为进一步综合开发,该场与日本伊藤忠商事驻南京办事处洽谈,拟以补偿贸易方式兴办速冻加工厂。1986年,该厂正式投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污损生物区域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损生物区域性差异是指不同港湾或海域污损生物种类组成的不同而言的。不同的海港、船只、浮标及平台,它们的污损生物种名录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给具体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迅猛发展,急需这方面的资料。因为过去没有系统的研究,要了解某特定海区污损生物的情况,不得不进行专业性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