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多裂纹材料的单轴压缩破坏机制与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岩石颗粒边界缺陷分布的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概率理论,研究了颗粒结构材料初始边界缺陷的分布问题,提出了一个概率模型,认为材料中的初始边界缺陷不会全部都是孤立地分布,总会有二个、三个或更多个基本边界缺陷相连在一起组成缺陷族的情况,缺陷簇的个数的数学期望值相对于其尺度符合指数衰减强度,衰减指数与缺陷发生的概率及边界网络的相似维数有关。推导得出了颗粒结构材料的拉伸强度与试样尺度、颗粒尺度及缺陷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论证了材料强度的尺  相似文献   
3.
裂隙性粘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的FLAC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志伟  王庚荪 《岩土力学》2005,26(10):1637-1640
裂隙性粘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粘土,这种粘土边坡的破坏是渐进性的,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无法描述分析它的破坏过程和机理,也无法精确地判断它的长期稳定性。用FLAC程序对裂隙性粘土边坡的渐进性破坏过程进行了描述,算例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用FLAC程序来模拟边坡渐进破坏和进行稳定性判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用海项目进行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可以科学使用海域,保证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项目海域使用论证的现状资料在归档工作中存在不及时、不完整的问题;此外,我国海洋数据交流渠道不畅,信息共享困难,来之不易的海域现状资料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亟须利用的部门很难及时获取到有效数据:因此海域现状资料的归档和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工程实例来说明资料完整归档情况,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为我国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波动方程计算程序,逐个改变输入参数,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桩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所有输入参数可分为两大类:桩-土系统的固有参数和桩-锤系统的辅助参数。固有参数包括土的Q值、粘性阻尼系数J。和J,桩的弹模、截面积和桩长等等,它们的值决定桩的承载力;辅助参数包括锤重、落高、帽垫、桩垫和桩帽的弹簧常数、锤击效率等,它们的值的改变将表观上影响R-S曲线或R,-N曲线,但不改变桩的实际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裂隙亚临界扩展的分析,提出一个计算低、中等应力率下裂隙断裂起动应力的新公式。通过冲击载荷下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时间关系的积分,得到计算高、中等应力率下裂隙的断裂起动应力的公式。两公式的结合得到一个适用于从低到高各种加载速率的计算裂隙的断裂起应力的一般表达式。文章还分析了多裂隙材料的临界失稳断裂,提出了在高加载速率下材料的σfi-σ曲线是材料内所有裂隙的σfi-σ曲线的包络线的新观点,并由此得出布高加载速率下材料的断裂起动应力与加载速率的立方根成正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使用多指数模型的 SAR 海冰图像偏差场校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使用多指数模型的SAR 海冰图像入射角偏差场校正的新算法, 该算法先对SAR 图像进行方 位向取平均, 然后用多指数模型对一维校正场建模, 应用熵值最小化方法求取最优的一维校正场, 再用推出的二维 校正场对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对于SAR 海冰图像的入射角偏差场校正是有效的。与Karvonen 的算法相比, 该算法有更好的校正效果, 且不需要提供像素的入射角信息。  相似文献   
8.
武山铜矿西风井机房基础发生裂缝和沉降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庚荪 《岩土力学》1996,17(2):35-41
对武山铜矿西风井机房基础发生裂缝和沉降的原因从几何、地质、力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该裂缝和沉降是由于采空区引起的地应力释放、岩层的急倾性、软弱夹层的韵律性分布、构造裂隙的发育与密集、风机运转产生的循环载荷、暴雨期间渍水的灌入与下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还为采空区的下盘稳定性分析提出了一个简单方便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了单桶负压下沉过程中土体与桶形基础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桶在下沉过程中力传递的微分方程式,求得了桶在自重下沉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与桶体自重、所受垂直载荷、桶体几何要素、土体的力学参数以及桶-土之间的摩擦强度之间的关系。考虑了负压下沉过程中渗流的影响,确立了桶内土柱顶部所需压力与下沉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