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前痛定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化学数据库(Neosuite TCMID)收集前痛定方中的有效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与Genecards、OMIM、DrugBank网站所收集的CP潜在靶点进行相互交集后,筛选出前痛定方治疗CP的潜在靶点,然后利用Cytoscape分析软件(v3.7.2)及其插件Cyto NCA绘制“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分析其核心成分,同时利用R语言进行GO分子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平台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分析其核心靶点。结果:前痛定方治疗CP的潜在靶点共124个,其核心成分为川陈皮素、黄柏酮酸、黄柏内酯、诺米林、壬基醇-10,核心靶点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鸡肉瘤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Harvery鼠肉瘤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等,相关通路涉及生长、增殖、血管生成、炎症、免疫防御和耐药性等,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白细胞介素-1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可能是其治疗的关键通路。结论:前痛定方治疗CP的作用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今后进一步探析前痛定方有效成分与体内靶点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