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讨海带粉吸附剂工业运用的可能性,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对海带粉进行固定,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对Ni2+、Cu2、pb2+三种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采用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对固定化海带粉吸附剂吸附Ni2+、Cu2+、pb2+过程进行拟合,平衡时的吸附量分别达到0.317 4、0.465 9、0.501 5 mg/g,对应的二级动力学常数为0.128、0.116、0.114 g/(mg·min),即三种离子的吸附速率Ni2+> Cu2+> Pb2+;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都能较好地模拟Ni2+、Cu2+、pb2+的吸附过程,根据Langmuir方程Ni2+、Cu2、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2.786、13.699、39.063 mg/g,即吸附效果pb2+>Cu2+> Ni2+,该实验对日后开发海藻生物吸附剂并将其大量制成应用产品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立宜  田春雨  王宪 《台湾海峡》2010,29(3):320-324
于2006~2008年间2次对湄洲湾中部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进行了调查,发现2006年该海域水体石油类含量为9.27~78.91μg/dm^3,平均含量为28.12μg/dm^3;2008年湄洲湾中部海水石油类含量为8.36~23.34μg/dm^3,平均含量为15.10μg/dm^3.在垂直方向上,其石油类含量的分布较为复杂,不过大体呈现出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得出1992~2008年湄洲湾中部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虽时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1997年湄洲湾水体中石油类的平均含量为23.70μg/dm^3,而近几年对该湾的调查结果与10a前的比无太大增高.这可能是湄洲湾良好的水体交换条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